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在底层望闻问切解心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1日   09 版)

    9月的大河镇褪去暑热,空气变得温润,隐隐还能嗅得到草木香,一阵风吹来,坐在镇第一中学操场边上的王晶晶长长吸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谈到自己的家庭,13岁的王晶晶原本安静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波动。父亲带着母亲在杭州边打工边治病,妈妈得的是乳腺癌,每年回来一两次。而王晶晶和17岁的姐姐、11岁的弟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村里。据了解,在王晶晶所在的学校,约80%的孩子为留守儿童。

    王晶晶说她习惯把心事憋在心里,直到吴启发的出现。

    乍看,54岁的吴启发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城老人,总面带微笑,语调温和,语速略慢,开车总保持20公里的时速。

    吴启发已有36年教龄了,教过村小、乡镇中学,是湖北黄梅县第一中学的数学高级教师,现为该校心理咨询老师。

    吴启发自认还是个不错的老师——他曾带出学校3位理科状元,他所教的班的数学成绩也总排在前列。但从9年前,他已不再只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现实的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人格品行和心理素质,在如何提高的问题上束手无策,而老师许多时候也难以给出有效方法。”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毕竟在‘应试教育’下成绩才是‘王道’。但我总是爱想得多一点,总走在边缘地带。”或许也因此,吴启发显得与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原来,他温和、“人畜无害”的外表下,有一种“激进”“执着”的心念在顽强挣扎。

    可这种“激进”也显得温情脉脉,只是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尤其是那些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等弱势家庭的孩子。“班上学生多,老师往往只给那些成绩好或波动大的学生更多关注,但我想帮助那些易被忽视的孩子。”吴启发说。

    所以,吴启发自2008年便开始摸索,他借鉴了曾国藩的“日记反省法”以及所谓教育诊断、成长日记等,启迪学生自我省悟,从而发挥潜能,锤炼心智,以引领学生自我成长。吴启发称之为“启发引领成长”教育模式。

    “第一,弄清人生的定位;第二,重新认识自己的学习程序;第三,学习的管理。建议你准备个本子,每天写下如下几个部分……”这是3月25日,吴启发给黄梅县第一中学学生张梅制订的第一个成长方案。2000余字中,小到如何晨读,大至人生态度。

    从那天起,张梅根据该方案调整,并坚持每天写日记、总结。在此之前,她因成绩焦虑沮丧常常失眠,吃药也不管用。后来她从同学那里听说了吴启发,便跑去找他。张梅记得,那是一次长达两小时的夜谈,谈完出来后,张梅看着夜空顿觉一身轻松,“好像看到了曙光”。

    最初,张梅每天都去找吴启发聊一次,渐渐变成一周一次,后来一个月一次。而今,眼前的张梅活泼阳光,已从“下游生”晋升为“上游生”,她觉得自己“运气好”。

    “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方案也不一样。这其中也借鉴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全面了解学生的问题,不仅是心理疏导,还包括行为习惯、课程指导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吴启发的电脑里,存放着近百名孩子的沟通记录、成长方案。

    8月,吴启发担任了黄梅县委驻天门村工作队长,除了常规扶贫工作,他尤其关注贫困户、留守家庭的教育问题。在走访调查中,吴启发见到了王晶晶及其姐弟,便和他们沟通,为他们制订成长方案。在王晶晶看来,这是她第一次感到“有人这么关注我”,而吴启发“比爸妈还要亲一些”。

    目前,吴启发正联系相关部门筹办“黄梅县单亲、留守儿童成长救助中心”,以便对有需要的孩子从学前到高中全程、全天候、全方位的追踪。

    (应采访者要求,王晶晶、张梅均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1日 09 版)

教师节,致敬扎根泥土的不抛弃不放弃
祖国最南端学校 诗一般的支教
用生命耕耘在高处
灾后玉树 白手起家
在底层望闻问切解心结
亲历中国华文教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