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冰点时评

教材致命错误何以沉睡了十年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12日   02 版)

    教材的错误不是由任课教师发现,让人怀疑是不是没有多少老师认真备过课,哪怕不那么照本宣科地求证一下。

------------------------------------------

    近日,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致命错误”一事,有了官方处理结果。湖南省教育厅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不正确的溺水救援方式将被删除。

    这本《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材自2006年审查通过以来,使用已经超过10年。让人深思的是,最终发现问题的不是教材的编审者,不是任课教师,而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人们不是不能容忍教材偶尔失误,不能容忍的是,学生长期被错误的知识影响,进而形成了错误的知识体系。如果把10年视为一个代际,可以说一代人都曾被错误的教材所蒙蔽。

    那位小学生发现,教材传授的“小孩溺水可采用倒置双脚控水”知识,与水上安全教育的教练所传授的不一样。随后,媒体采访了女孩的教练、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他从专业角度解释了教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是国外30年前就淘汰的方法。如今,省教科院承认错误并组织修订,终于让这起教材风波尘埃落定。

    因为这次发现的教材错误是溺水救援知识,所以被媒体称为“致命错误”。让人后怕的是,如果不是小女孩的“童言无忌”,还有负责任的家长“较真”,不知道这样的错误还会沉睡多久。

    搜索近年的媒体报道,有关教材错误的新闻为数不少。不过,细究起来,很多“教材错误”要么属于有争议的内容,要么是表述方法不当,或者就是错字和语病,像《生命与健康常识》这样的“致命错误”并不多。这可能是该事件被高度关注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得不细究为什么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没有更多人提出这一错误,抑或是有人发现了错误但没有被重视。错误教材是“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而非语文、数学等小学生必修的“主课”,也许可以成为解答这一疑问的切入点。

    在湖南省教科院网站上,至今可以看到该院一位副研究员的署名文章,称开设独立的生命与健康常识课程显示了湖南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和勇气。如今教材被发现这样严重的错误,恐怕不太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实施素质教育,很多地方把表面工作做得很好。课程名目日益丰富,教材一套接着一套出版,一些学校还规划了专门的课时,但是,有没有真正落实还要画上一个问号。教材的错误不是由任课教师发现,让人怀疑是不是没有多少老师认真备过课,哪怕不那么照本宣科地求证一下。人们最不希望看到:教材发下来了,教学活动就到此为止了,素质教育课程被“更重要的主课”挤占,课程表也仅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出现。

    什么溺水救援方法才是正确的,有人认为这是常识。现在看来,人们对常识的普及度太过于乐观了。在某种程度上看,我们仍生活在一个常识匮乏的年代,但是大家都很信任“常识”,一出现什么关于常识的说法就全盘接受。如果错误的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被认真传授,也许“倒置双脚控水”就真的成为“常识”了。

    这次教材曝出“致命错误”,也给实施素质教育提了个醒,那就是“顶层设计”只是前进的一小步,更重要的是把素质教育的内容向每一个受教育者铺开,进而在教学实战中接受检验。这次错误得以发现,离不开那位小学生享有的优质家庭教育环境,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儿童水上安全教育”培训班。正因为培训班干了学校教育本应干却没有干好的事,才偶然地阻止错误知识继续误导下一代。

    错误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错误被置若罔闻。人们对教材的容错率低,既因为重视教育,也因为教材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没人发现错误、指出错误,没人较真,才是教育让人痛心之处。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9月12日 02 版

加班4小时猝死 “自愿”是毫无意义的黑色幽默
教材致命错误何以沉睡了十年
产假政策被钻空子也许不是坏事
野蛮生长的辅导机构该“变身”了
对教师的评价请超越“蜡烛”和分数
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