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再到一座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馆的建立,所有这些构成了81岁的李勤田退休生活的全部。
现实中,李勤田被很多人称为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关工委的“一号老头”。退休10年后,2006年起,他开始担任区关工委常务主任。作为一名曾在关工委战线工作11年的“老兵”,此时他的身份又多了一重——“五老”志愿者。
生于1936年的李勤田历经过战火硝烟,在他眼中,将党史国史传递给青少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怎样才能让和平年代长大的孩子们真正理解?他开始一遍遍细心琢磨。
最初仅17块普通展板,宣讲范围也只限于社区和学校。随着山东省关工委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的逐渐深入,李勤田产生了建一座教育场馆的念头。但建场馆谈何容易:材料、场所、讲解员、资金……捋一捋就觉得难度不小。
“说干就干,干就要干好。”凭着一股子韧劲,李勤田随即着手准备。
党史国史教育馆必须资料实、成体系。为此,李勤田广泛搜集,自掏腰包买了不计其数的历史材料,设计展板内容常常到深夜两点。几年下来,他用坏了70多支笔,编辑整理了11本党史国史教育资料,做成了190块宣传展板。
教育馆最终选址在一座1500平方米的闲置旧厂房,公司负责人得知李勤田的想法后,深为感动,决定无偿提供使用,并免除所有水电费。为了省钱,他和其他的“五老”志愿者亲自动手,清理垃圾1000多公斤,整修门窗、擦洗玻璃、张挂展板。
讲解员便是这些“五老”志愿者,他们中最大的86岁,最小的66岁。为保证生动的讲解效果,李勤田还带头给大家做讲座,先后举办6期“五老”志愿者培训班,培训“五老”讲解员800人次。
如今,这个包含10万文字、2100张图片的周村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馆,面向学校、机关、部队、企业、离退休干部免费开放,已累计接待12万人次入馆参观学习。
“我们老同志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国家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个人成才梦、国家富强梦,让孩子们从小播下一粒种子,那就是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李勤田感慨。
场馆已顺利投入使用,但李勤田给自己布置的任务远未结束。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在他看来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
他根据老同志的特长、爱好、能力,组建了“五老”党史国史教育宣讲团、“五老”青少年普法宣讲团、“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团、“五老”文明礼仪教育宣讲团、“五老”艺术团、“五老”千人合唱团等10个专业团队。还在社区、村(居)建立“五老”骨干服务站,吸引更多老同志的加入。
目前,周村区注册的“五老”志愿者达3500人,其中召之即来、来之能干的“五老”志愿者骨干有1000余人。
李勤田的经历正是“五老”志愿者群像的生动缩影。如今,山东有30多万“五老”志愿者活跃在党史国史教育第一线,各级关工委组建“五老”报告团、宣讲团1100多个。从25年前山东省关工委组建至今,共计80余万“五老”志愿者服务千万青少年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对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鼓舞着成千上万‘五老’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发光发热、积极作为。党史国史教育是发挥‘五老’优势、关爱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平台。广大‘五老’志愿者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社会阅历,是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活教材。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讲党史国史,更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更强,效果更好。”山东省关工委主任高新亭评价。
除了注重抓好组织建设、吸纳新生力量,山东多地关工委对“五老”宣讲团成员实行了“一表、一证、一牌”等“六个一”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并专门为“五老”志愿者办公、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进一步调动和保护了广大“五老”志愿者参与党史国史教育的积极性。
此外,还采取党校轮训、观摩交流、以会代训、专家辅导、“五老”典型介绍经验体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对“五老”志愿者骨干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组织和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能力。各级组织、宣传、人社、老干部工作部门还将“五老”志愿者纳入各类评选表彰。
对于广大“五老”志愿者来说,荣誉显然不是最重要的,从陪伴青少年成长中收获的快乐和奉献感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
李勤田曾写过这样一首顺口溜以表心志:“老汉今年八十一,小车不倒继续推,为了祖国下一代,发挥余热要继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