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条条顶着红帽子的问候消息出现在我的微信消息列表。我就知道,家庭群的一天,开始了。长辈们经常会在群里分享看到的食品信息,在我看来,家庭群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老一辈喜欢用一种直接而浓烈的方式表达对彼此之间的关心也无可厚非。
然而有的时候,这种表达太过于“热情”也切实困扰到了我。今年寒假的时候,我在家里自学做饭,一个女孩学做饭这么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怎么能不向亲朋好友们求夸奖呢?于是,我掏出手机按下快门,把一张紫菜在的热锅里翻滚的照片,默默地发到了家庭群里。
大约三五分钟后,我手机右上角的绿色亮点开始疯狂地闪烁。我带着期待的心情点开微信页面,然而,里面等待我的却是一条令人震惊的微信推送——《震惊!紫菜都是塑料做的》,姑姑阿姨们也发来语音:“这紫菜可不能吃啊,那都是塑料做的,你看放到水里都煮不烂还有白色的水沫啊!”
后来,我只好熄火倒水,还嫌弃地将锅刷了好几次,反复闻了闻没有塑料味才罢休。
事后我得知,作为藻类的紫菜,虽然容易软,但是韧性很大,容易煮烂的紫菜一般是已经变质了的。至于水沫,似乎什么菜放到沸水里煮都会出现水沫。
群里太过猛烈的“热情”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有效地帮助我减肥。毕竟,根据微信消息来看,“豆制品含有大量植物性雌激素,会提高乳腺癌的患病几率;牛奶饮品中含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面条里会洗出“胶”,也不能吃……”
谣言往往非常符合我们的传统的固有认知与生活经验,比如紫菜和塑料很相像,面就应该是软软的,有面筋在里面扯不断就是有问题。经验主义很可怕,所以,这种事情宁肯信其有。更何况,这种信息多半还穿着一种相当官方和正规的外衣。
为什么食品谣言能在家庭群中甚至网络上如此盛行?为什么长辈愿意相信这些食品谣言,在我看来,其实这无关职业和年龄,为人父母的,在对和子女相关的事情上总是尽量去规避风险,才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公式:谣言的强度≈事件的重要性×状况的模糊性÷民众的批判力。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左手拿着汉堡吃着,右手解锁手机,随手刷一下消息就看到,“近日河北某地出现大批家禽死亡事件,吃鸡鸭肉或得禽流感”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立即跑到卫生间把刚刚入口的汉堡吐出来,再疯狂地用矿泉水漱口,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禽流感,并且我老家是河北的,我还想到要尽快将这篇推送转给我的爸妈,让他们注意,少吃鸡鸭肉。
而等我再度回到餐桌旁,点开那篇推送详细看过之后,发现其既没有确切的时间地点,也没有有关部门的发言证实,我意识到这是一篇谣言。
为什么我会被这条消息困扰,是我的文化水平很低还是我对谣言的认识度不够?我认为不是。这其实是人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反应。这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古训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屡试不爽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整治家庭群、朋友圈甚至互联网上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不能仅仅靠围追堵截和所谓的提高公众自身素质的口号,还要做好相关的信息公开工作,从源头入手进行疏导。毕竟,家庭群里的食品谣言从侧面也体现了广大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对于国有食品企业安全回归的无比期待。
(北京化工大学 甘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