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点燃“双创”引擎 驱动改革发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展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0月17日   06 版)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斩获2项银奖,荣获“专家特别推荐奖”,取得全国高职院校优异成绩。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6月,南工院作为全国首所高职院校入选2017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随后公布的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名单中,南工院依然赫然在列,可以说,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南工院集诸多荣耀于一身,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学院院长谢永华认为,“学生是否真正创业,是自身禀赋和自主选择的结果,但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特色品牌战略任务,与国家“优质高职院”、“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学校“十三五”规划同步;与“双创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同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同频,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意识强、素质高、能力优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着力“七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打造“双创”文化,营造科创氛围。南工院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职业教育学校。学院深入挖掘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积极打造“双创”文化氛围,加强以“敬业乐群”校训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创社团活动。在教育教学互动中融入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

    ——构建“众创”空间,助力创客梦想。学院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等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依托“挑战杯”“互联网+”“发明杯”等赛事,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项目立项,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项支持;依托实践基地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训练。构建四个“众创空间”:建立“众创参与空间”,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百人团,建立网上创业模拟平台;建立“众创帮扶空间”,支持学生创新实践和专利发明项目;建立“众创服务空间”,组建了50个“师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每年约有500多名学生进入工作室;建立“众创示范空间”,开设“创新精英班、创业先锋班、创优示范班”三个类别的“精英人才学校”,积极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跨界式英才培养模式。

    ——推动“专创融合”,优化课程设置。一是对接双创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健全“科学诊断、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持续改进”的专业设置与管理机制。二是融合双创元素,打造骨干专业,结合江苏“卓越高职计划”、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作为校内骨干专业遴选的核心指标。深入实施“2468”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效应,逐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骨干专业建设梯队。三是聚焦“专创融合”,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初识——融合——实践——拓展”四阶螺旋上升和逐层递进的结构化课程体系,提升双创综合素养。

    ——实施“六大工程”,培育“双创”教师。依托高素质提升、高水平发展、高技能培训、高质量监控和高层次交流等五大平台,实施“师德工程”“高智工程”“双高工程”“质量工程”和“国际化人才工程”“幸福工程”等六大工程,造就一支“明师德、乐教学、懂行业、能科研、精技能、通市场”的教练型混编师资队伍。与企业合作共建“青年教师工作站”,在教师中成立“双创”协会,联合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CEE)举办双创师资培训等,增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培植“双创”土壤,促进校企联动。学院联合各类平台协同发力,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服务。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实践基地,探索建立学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的“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面深化科技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推进政校企行所合作。加强“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华为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苹果RTC区域中心”建设,通过混合所有制模式,打造技术创新载体。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开发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

    ——服务“一带一路”,拓展国际视野。学院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理事长单位的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开展多元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化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入国际通用资格证书,引入优秀课程资源和教学标准。推进专业团队海外研修,发展基于学分互认、文凭互授的校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拓展留学生招生,打造“留学南工院”品牌。

    ——加强典型引领,促进辐射服务。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学生典型,如在校期间拥有9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成立“南京云思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科创达人”云曙先;获得团中央“劲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并进行全国巡讲的彭飞;授权13项的“科创之星”唐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传承人翟天麟等“科创”典型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三年,获得立项的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共计96个,每年自主运行的学生创新团队和研发项目达到200个,在“挑战杯”“发明杯”“互联网+”大赛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26项。双创成果助推经济发展。

    近5年,学校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23项,其中学生专利306项。多功能晾衣架、捡球器等50余项学生专利产品与学校签订了知识产权分成协议;20项学生专利产品先行在大学科技园借助创业项目率先推广与应用。学生每年自主创业项目中,60%以上为专业技术依托型项目,学生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双创联盟辐射教育战线。学校作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围绕创新创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发挥智囊智库作用,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塑造一批创新创业典型、推动一批“科创”成果转化。

    二、坚持“五个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起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观念,着力培育当代学生竞争、创造、创新、奋斗的精神,不断锤炼学生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的创新创业型人格品质。

    ——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学院不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将创新创业教学设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模块,建立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坚持“普惠式教育”与“精英式教育”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惠式”教育;又选拔精英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实施体系,培养具有双创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产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学院从高等教育的现状和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出发,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优势,探索形成一种以产教融合优势为依托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坚持“开放性”与“互动性”相结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通过系统谋划、环境营造、制度设计等方式,培育双创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区域性双创生态。

    三、围绕“一五六九”:创新创业教育展望

    作为国务院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首所高职院校,南工院在未来的建设中,将基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要战略,努力探索形成国际视野、职教特色、引领示范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模式和制度体系。

    ——实现“一个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创示范”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成为能够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区域特色、与创建“优质高职院”建设良性互动、开放共享的双创示范基地。

    ——构建“五个体系”。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相统筹的组织保障体系;创新创业与专业相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分层分类与支撑发展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与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开放合作体系;构建品牌带动与辐射服务相结合的特色示范体系。力争实现新模式、新机制与新架构的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完成“六项任务”。培养“双创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教练型”混编师资队伍;构建“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双创智库”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双创浸润”校园文化;开展“双创引领”国际交流合作。

    ——打造“九个平台”。积极打造创新思维开发双创认知平台、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智能控制工程研创平台、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绿色智慧交通虚拟仿真平台、“艺术工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创客梦工场”师生双创实践平台、政校企行协同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九大平台紧密围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任务,探索具有明显高职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教育经验,用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新产品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将与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工作交叉互通,实施“百千万计划”,即“百所高职院、千名导师、万个学生项目”,实现科技、文化、金融有效结合,构建新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成为影响全国高职院校的双创示范基地。

    院长谢永华说,“双创基地的建设就是要切实解决双创政策落地问题,集聚力量,突破双创教育中的壁垒。我们将大力推进双创基地的建设,在培育双创主体、激发师生创新活力等方面先行先试,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0月17日 06 版)

缉毒战场上的“印老英雄”
苏州检察机关率先推行“人民评议员”制度
“团圆”
点燃“双创”引擎 驱动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