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参加“挑战杯”的同学“低调”了?没错!这是发自内心的改变。
有的项目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在项目介绍中,虽然应用很牛,但是选手在展板上刻意隐去应用信息,但是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在文科赛场上,有的研究着眼于社会矛盾,选手只写了项目简介,只有内行与他们沟通,他们才会说出如何调研找到的隐秘人群。
这种“低调”不是刻意神秘化,而是表明选手们对规则的尊重,对自己的项目更加自信了,无需通过“吹牛”的方式博取眼球。同时,他们对评委也很有信心,相信这群伯乐能相中项目。与两年前相比,本届“挑战杯”最大的变化,就是项目质量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强了,项目更加实了。
这种变化背后是学生素质的提升。给参赛选手画像:大部分选手都是90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在读,成长在网络空间,他们熟悉课本知识,有极强的动手和调研能力,通过实践来完善知识结构,有极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转化能力。
不可忽视的趋势是,新学人,正在崛起!
有人质疑,无论是文理科,现在年轻人做学问太浮躁了,课本知识没学好,就开始搞科研,太急功近利了。这样的观点,显然有失偏颇。
新学人搞科研,恰恰承担着纠偏应试教育的作用。以考试为导向,就给一些“好学生”暗示,学好课本知识才有出路。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好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创造力不足,丧失了批判精神。
而这些新学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学习成绩并非最顶尖,学习成绩往往处于班级的前十名之内,只是把较少的精力放在课本学习上,越过考试的障碍也很轻松。他们还挺有个性,大部分有自己的“自留地”——科研。他们有些个性,有时候不太听课堂老师的指挥,偶尔还要请假参加活动,让很多老师觉得他们不是听话的“好孩子”。尽管如此,并不影响他们的优秀。
这些新学人,用自己的方式“绕过”应试教育,应该鼓励。毕竟,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样子,如果唯唯诺诺,不敢创新,不敢闯,一定没有希望。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趟出了一条路子,只要有利于年轻人的发展,就是可为之路。
其实,在一些高校中,一些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取得的成果,已经高于一些老师,甚至存在学生拿奖、给老师争光的现象,一些老师在其中能给出多少有效指导,给出多少宽松的环境,其实是值得商榷的。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这几年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进步很快,新学人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成果的红利,努力往上跳一跳,就在追赶世界级的创新。这几年的创新创业大环境,让新学人的钻研和成长有了更多的合法性和归属感。新学人,不能忘记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
有人诟病新学人,最大的缺陷是没有经历过苦难。这一代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体会过饿肚子的感觉。但实际上,他们面对社会竞争、学历贬值……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前几代人低。学术研究毕竟是坐冷板凳,这是新学人绕不开的吃苦模式。如果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难在科研领域立足。因此,社会不必杞人忧天,不必过多给他们指导“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用时间来检验他们,更有说服力。
新学人在成长中,不仅要面对科研的压力,与国外的同行同台竞技,也要面对世俗的质疑。除了金钱和地位,新学人面临的诱惑有很多,要经受住各种科研的“轰炸”。最简单的就是以课题经费为导向,还是以问题为导向?看似很容易选择,在社会生存压力的重压下,在具体的环境中,做起来并不容易,新学人未来不妨要实现自我超越。
新学人在高校中,已经逐渐形成群体,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妨因材施教,对他们要有精细的教育设计,帮助他们突破成长中的天花板:有专门的团队对他们进行指导,比如帮他们规划未来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规划保送硕士和博士路径,还可以设立经费,按照他们的需求,定期送到外校或者国外交流。
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这样的制度,是减少他们在成长中不必要的摩擦成本,但不代表替代他们经历科研的苦难。新学人的崛起已成趋势,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