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风评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27日   09 版)

    义乌中外师生爱运动,校园迷你马拉松受欢迎。视觉中国供图

    不妨对高校“新花样”许以玫瑰色的想象

    大学里要跑完10个“马拉松”才能毕业?最近这一消息在网上炸了。

    据今年8月起实施的《合肥学院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在校学生须累计完成至少10个“马拉松”(约420公里)健康跑,即在校期间要平均每周跑步两次,每次跑个两三千米。消息一出,便有人质疑其“作秀”“噱头”,同样躺枪的还有“种菜种得好坏与期末成绩挂钩”“减脂等指数下降到一定比例可拿学分”等某些高校考试的“新花样”。

    从中也可见高校的“社会敏感度”。在此前不久《北大物理系俞允强老师的公开信》这篇15年前的旧文还被翻出、转载、刷屏,可见网友对大学教育现状的关注,高校稍有风吹草动便牵动着社会的神经网,但这种关注更多的是“吐槽”。我们期待改变,又对改变畏手畏脚,对“出头鸟”常常不太友好。

    但高校的确要改变,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要变,急功近利的风气要改,师生的评价标准要多元……如今高校也正在变,我们提出“全民创新”,我们也提出建设“双一流”,怎样才算是一流的教育?如何才能建成一流的学科或学校?如何让学生在高校中有“获得感”?前路漫漫需不断摸索,相信以后高校的“新花样”只会更多。

    至于舆论,是否也该变得宽容些?不要急着评判,一个政策出台,不如先给点空间和时间,以观后效。更何况教育本无“定式”,不一定非要按照固定的程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革旧谋新。若不违背教育规律,能够达到一定的教育标准和目的,对于这些高校中的“新花样”,我们与其穷追猛打,不如先许以玫瑰色的想象。

    不过网友的“鞭挞”也给高校提了个醒——创新不是“耍花枪”,真刀实枪才行。

    不要冠以“科学”之名却离科学更远

    近日,“播下科学的种子——2017新教育国际论坛”在江苏海门召开,发布了《海门宣言》,宣言提出科学教育不是要所有学生都成为科学家,但所有学生都必须具有科学素养——戳中了不少人的心坎。

    近年来,“科学”更热了,以“科学”为名的少儿编程、机器人课程、3D打印等新兴的少儿科技兴趣班,一度碾压传统的奥数、英语、西班牙语、击剑等,成为家长的“新宠”。为了能让孩子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敲开名校的大门,不少家长亲自抡胳膊上阵为子而战,孩子反而成了“旁观者”。

    这都不是“揠苗助长”的问题了,而是在毁灭孩子正常的快乐需求。本来明明是符合孩子天性的科学活动,偏偏被硬生生异化成目标、要求,让人食之无味望之可憎。那些小学低年级学生交上来的科学报告,哪个不是言之凿凿,完全没有童心童语的?哪个不是瞄着获奖条文,迎合大人专家口味的?而且,选择老师也从让孩子开心、喜欢、学到更多,变成了哪个渠道更容易得奖,哪个老师更有门路上。

    科学,是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表面是方法,背后是人类几千上万年的好奇心探索欲推进的。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然而一旦与升学联系起来,就常常走偏。在家长陷入焦虑无力自拔,你追我赶大力砸钱唯恐落后的大背景下,在选拔人才必须量化,老师高校都盯着学生科技成果、发表文章的表格的现实状况中,推进“科学教育”,只能以结果论英雄。

    事实证明,越着急越功利,离真知越远,倒是有可能跟伪科学又靠近了一步。

    我只能建议,科学教育千万别跟升学连在一起,放它一条生路吧。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27日 09 版)

研究生们的“后师生关系”
留学:从找出路到找自己
丁贺:关键时候逼自己一把
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