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回忆导师梁思成,“他在考察第一处古建筑时,就提出要怎么保护”,当时没人知道中国有多少文化遗产,他们从零开始寻找多年,调查了2000多处。抗战胜利后,梁思成赴美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在该领域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当时引起了轰动。
怎么保护文化遗产?什么是保护古都风貌?郭黛姮说,把一个历史街区变成商业街不是,在古建筑里办公还“见缝插楼”不是,在原址重新盖一个仿古建筑也不是。近日,2017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开幕,其中“文化遗产”分论坛的主题为“文化遗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探讨在真实、完整、科学保护的前提下,文化遗产能否或者说如何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作者苏杨认为,如果没有让群众受益,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从现实生活来说,绿水青山需要转化才能成为金山银山”。以法国开发署在中国祁县的项目为例,祁县老县城即为著名的乔家大院所在地,一条河流穿过县城东部。
按照以往的思路,把城墙恢复起来,造一个假古城,就可以开门迎客了,“但这无法实现以文化遗产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现在的创意是,以老县城到乔家大院为“一横”,这条河为“一竖”,合起来是“T”(TEA,茶),而晋商正好是中国万里茶道的主力。“让老县城形成特色旅游业和具有文化遗产特色的新的城市布局,使它具备错位发展的资源,这样的城镇化才具有竞争力。”苏扬说。
郭黛姮也认同这个观点:“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绝对的理论问题,每个国家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她注意到,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让北京同时拥有富有文化魅力的历史建筑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建筑。“我觉得这个规划是在纠正过去的一些偏差,同时在科学保护的原则下,把历史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作为最主要的观点。”
郭黛姮认为,随着时代进步,利用科技手段保护文化遗产是必由之路。北京有三个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每一个文化带周围都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清华大学所在地就属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拥有位于圆明五园之一的熙春园。法国大文豪雨果评价圆明园,这是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但圆明园已被焚毁百年,如何保护?郭黛姮团队耗费15年时间,以数字手段“重建”圆明园,把消失的“万园之园”带回公众视野。
“我们办了数字化圆明园的展览,直观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观众看了之后非常震撼。从这个角度,文化遗产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物,还包含了思想和文化。”郭黛姮说,“我们在做数字化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当时工匠的很多创新。这不是书本上能找到的,是我们重新发现的。比如,中国人在创作园林时,要造一种所有人没有见过的东西——仙境——圆明园里就有好几处都是仙境景观。”
位于北京景山后街的智珠寺,在郭黛姮看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典范。这处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算不上好看的建筑,在201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为什么能获奖?因为它真实地保护了文化遗产的原貌。
建于1756年的智珠寺,在中轴线上分布着三座建筑,旁边还有一些零散建筑。寺院在历史上经历过火烧和烟熏,这些痕迹在修复中都被完整保留。郭黛姮说:“文物不仅是具体的房子,还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包括它曾经受到过的破坏和灾难。本着这样的原则来认识文化遗产,你就不会把它涂得面目一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