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2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校二奖迸发,弯道超车成为省科学技术奖赢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视科研结硕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5日   06 版)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综合训练中心

    谭文胜教授在进行科研实验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兴ICT创新基地解决方案展示中心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达人”表彰大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安装运行于调试实验室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实训基地

    近日,历时7个月之久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评选公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现了历史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最终弯道超车,常信院一校二奖迸发并非一夕可成。

    荣誉背后凝聚着多少教师的执着与追求,承载着多少常信人的光荣与梦想。

----------------------------------

    十年磨一剑,掌控重大装备高精密注塑成型“独门绝技”

    时下正值初冬,寒意袭人。在常信院谭文胜教授科研团队的实验室里,却是一番繁忙景象。

    “我们团队没有寒暑假,也没有节假日,下一个科技攻关项目注塑成型激光焊接已经启动。”科研团队研发骨干李洪达笑着说。

    “基于热流道阀式浇注的塑料检查井高精密注塑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奖项目的进展与我国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业顶层设计息息相关。大型塑料检查井是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工程必须的关键基础部件,服役过程中要求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制造难度大。一直以来,传统注塑生产中存在塑料熔体充填不足、产品质量欠佳、成型周期长、注塑压力大、材料和能源浪费、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原有冷流道浇注技术已不能满足我国大型塑料装备发展的需求。

    在科技部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工程基础中心建设项目等基金项目支持下,学院组建科研攻关团队并建立院级重点实验室,拨付专项资金进行研发。目前,该项目获得重大研究成果——通过热流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的综合应用,实现热流道阀式 “动态” 控制和阀式浇注优化控制,解决了塑料检查井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项目研发平台从最初的院级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再到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团队也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如今的10余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5人、硕士7人。这支快速成长、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年轻研发团队,实际上是学院大力支持下科研团队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学院科研成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为了让后续的科研任务拓展更有“底气”,作为国内塑料检查井高精密注塑成型的“排头兵”,团队做了大量“厚积薄发”的研发工作。通过不懈努力,项目研发团队已经掌握了大型塑料检查井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基础数据和核心工艺,形成了大型塑料检查井集成制造技术,设计、工艺和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专利95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标准图集和技术规程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6篇。研发成果已广泛用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国家重大工程和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杭州绿城翡翠城等民生工程,在国内外100多个城镇建设的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工程获得广泛应用。

    千里马蹄疾,志高而致远。当得知自己获奖消息时,谭文胜教授表示,重要的科技成果都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难点在“最后一公里”。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应用型科研,搭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桥梁”

    江苏科学技术奖的授奖条件极为苛刻,不仅要求技术创新性突出,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属于行业领先水平;还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辐射和扩散能力。

    “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雨污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管道专业委员会检查井与塑料管件工作组组长单位以及塑料检查井国家标准制定单位。我们的科研团队在确定研究方向和寻找合作企业时,最初就瞄准了这样的全国行业龙头企业。”谭文胜介绍说。

    常信院从办学之初便将科学研究作为提升学院办学实力的核心因素,并把高技术含量、高创新程度的的应用型科研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此次获奖的“基于热流道阀式浇注的塑料检查井高精密注塑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和“激光氮化与熔覆一体化设备及关键技术”两个项目就是学院长期立足企业、坚持应用型科研方向的成果结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与企业科研信息严重不对称、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常信院以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先后出台《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横向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通过不断丰富科技创新制度供给,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支持科技创业创新的政策链,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些政策条条都是真金白银,以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大胆突破和改革,对阻碍科技创业的种种制度瓶颈作出巨大突破,部分先行先试经验甚至在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相关科研政策中得到吸收体现和推广应用。此外,学院启动研制“科研大数据应用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设立10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校企产学研合作专项和教师科技创新创业专项,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增值团队,对拟产业化的成果进行再加工,促进成果转化双方无障碍“牵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楼桦老师团队用分层数据存储、分级数据流动、可灵活拓展的REST架构和数据模型解决了常州城市建设集团的核心技术问题;

    孙传庆老师团队与江苏亚星锚链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计算机软件算法全程控制焊接,解决了锚链焊接不稳定的技术难题;

    陆海空老师团队与常州罗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在大电流、功率参数电能检测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要演出威武雄壮的剧目来。”科研俱乐部学术研讨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常信院的教师正是这样,将舞台搭建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与当地的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

    面对应用型横向课题难度大、变化多、经费紧、验收严等问题,学院一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功能,向教师推介企业急需的研究项目和课题信息,加快研究理论性成果鉴定和奖项申报,为争取企业应用型项目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用高度责任心与企业合作,认真倾听和总结企业的真实需求,研究注重创新,开发注重实现,用过硬而实用的知识和技术赢得企业的信任。通过近些年的不断实践和积累,学院出台了《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工程中心管理办法》和《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催生高水平成果,加快平台内涵建设,探索出人才输出、授权、参股、转让、合作申请政府科技基金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与1000多家企业签约,合同总额超亿元,并与企业共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工作站和名师工作室,借助企业这一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稳固平台,推动教师队伍加速“双师双能双创”化,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更趋务实、更接地气,也能够更好地开展高效的社会服务,促使学院真正成为高科技产品“孵化器”,搭建起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桥梁。

    “一所高职院校之所以有份量,在于社会对其的认可。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让科学前沿贴近地方发展需求、开展接地气应用型研究是扩大学院学术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学院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科技合作的需要;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的需要;也是实现知识分子自身价值的需要。”常信院党委书记王丹中有感而发,市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中心、省高校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高职院校而言,这些向来高不可攀的省市级科研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常信院相继立项并落户建设,数量和层次一举赶超省内同类院校并处于领先水平。学院正以铿锵的步伐在应用型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装备制造业,打造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端平台”

    谭文胜教授的团队从铸锻件的设计、模拟、计算到浇注、成型、锻造、生产,都需要长时间磨合和反复实验,还要不断紧跟发展形势,让产品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柳岸敏博士的团队与企业形成创新共同体,“白加黑”“5+2”,没有“节假日”,立足自主创新,紧盯市场前沿。

    本次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的两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所有的巧合都是必然。“以装备制造业为龙头,依托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深化以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常信院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围绕装备制造业,打造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端平台。

    让科技创新站在学院装备制造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常信院主动与德国西门子等国际装备巨头以及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合作,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规划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的“智能工厂”,实现学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在设备更新、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实训平台和项目研发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智能工厂”扮演生产者角色,成为良好技能操作者的孵化器,同时将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创新办学模式、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院校和社会组织等六个主体的力量,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近几年,学院一方面发展逐步从“规模建设”为主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主,在专业建设、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多地引入企业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各二级学院相继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师和技术专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科技创新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将企业的项目引进校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校企合作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学院提出了“共建专业、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培团队”的校企合作发展思路,推进协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服务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领域。

    集聚强磁场,注入科研强院“创新活力”

    “当一所学校自发地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有明确的价值追求目标,就容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企业的青睐。人才吸引也是同样的道理。提升科研环境品质,让更多年轻人成长,是学院科研发展的底气。”常信院院长周勇自信地说。

    常信院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搭舞台、聚人才、求创新、促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新平台,在学院上下形成了人才集聚、创新涌动、科技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实践和摸索中,学院已构建成科研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院级”四级培育体系:市厅级项目从院级项目中产生,省部级项目从市厅级项目中遴选,国家级项目从省部级项目中择优推荐,形成以国家级项目龙头、省部级项目为主干、市厅级项目为支撑、院级项目为基础的四级科研项目管理体系。通过积累和培育,学院近几年各类纵向科研课题申报质量大幅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和青年基金、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一大批高水平基金项目榜上有名。

    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科研群体,形成学院科研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出台了《科研团队管理办法》,遴选了6个“1+1+1”协同培育工程建设项目团队,以项目为驱动,实施科研团队建设目标。跨专业整合科研力量,培育并申报省级科研团队,2017年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自动化及智能系统”顺利结题验收;同年,孙卫东教授主持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培育团队。

    支持和激励来自方方面面,形成更有“肥力”的土壤,让更多创新力生发。以科研经费管理为例,学院全面修订相关政策,其中包括会议费、差旅费、间接经费、劳务费和结余经费的管理政策。已经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转化收益70%给予科研团队;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科研成果、项目、团队等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体现科研实绩的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以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实现学院科研质和量的总体跃升。

    一个有效的机制产生的激荡,让更多的教师倾力投身科学研究。2016-2017年,学院获授权专利超700件,呈“井喷”的态势,其中发明专利45件,科技成果转化11项,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近年来,学院新建完成“人才公寓”,先后推出20多条人才新政,从生活保障、资金支持、载体扶持、项目培育等方面给予全流程支持与服务,在院外形成了“蜂聚效应”,在院内形成了“磁铁效应”,在地方企业中形成了“溢出效应”。“秀山居良木,良巢凤来栖。”正是常信院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环境氛围吸引着众多人才纷纷“上门相亲”,依恋常信院、扎根常信院。受益于包容的学术氛围,一批中青年博士在常信院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常信神话”——涂琴博士、王显海博士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贺宁博士成为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谭文胜博士、柳岸敏博士分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谭文胜博士荣获2016年度常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肥沃的创新土壤孕育了科技之花。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承载着多少常信人的光荣和梦想,全心全意的付出,换来今天的收获和感动。如今,常信人正在用他们的双手、用属于他们的科教资源,在这样一条科技路上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省科学技术奖,见证了常信人的自强,更铺筑了常信院的历史使命。常信人始终与努力同行,与光荣同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5日 06 版)

一校二奖迸发,弯道超车成为省科学技术奖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