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歌舞剧《拉哈苏苏》把赫哲文化带进北京

“听懂了伊玛堪,就听懂了赫哲人的离合悲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8日   06 版)

    《拉哈苏苏》日前在北京演出。徐崔巍/摄

    一片黑暗的舞台上,伴随着低沉、苍劲的萨满鼓点声,手举火把的古代赫哲人在迁徙途中艰难地跋涉着。突然,火把熄灭,口弦琴声由弱渐强传来,一束灯光打在舞台中央,赫哲族苦难与欢乐的历史记忆,开始在一位赫哲老人深情的伊玛堪说唱中一幕幕浮现……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10部晋京展演优秀剧目之一,黑龙江省同江市伊玛堪艺术团打造的大型原创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12月11日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精彩的演出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赫哲族先辈的生活与梦想。整场演出诠释了赫哲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表达了赫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拉哈苏苏变了模样”

    “山飘香来水飘香,多少故事在说唱,诗意山水啊赫哲家乡,拉哈苏苏变了模样……”“拉哈苏苏”在赫哲语里是“故乡”的意思。编剧谭博将赫哲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到每一句歌词中。

    赫哲族是世居中国东北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古老民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的独有民族,现有人口5300余人。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赫哲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渔猎文化渐渐失去了原有色彩。歌舞剧《拉哈苏苏》中首尾呼应的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古老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活标本”,成为赫哲族文化的标志和象征,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谭博现任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院长,2012年开始从事伊玛堪保护工作。他查阅和研究了大量有关伊玛堪和赫哲族社会历史、萨满信仰、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料,深入赫哲族聚居区采访了众多的赫哲族群众和伊玛堪传承人,撰写了有关伊玛堪和赫哲族研究的论文,编著了伊玛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明新口述史等。2014年他首次将两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编剧的伊玛堪皮影戏《西温莫日根》,被文化部定为“非遗”保护性示范项目在全国巡演,还获得了“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

    “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在传承赫哲族语言、宗教信仰、民俗、礼仪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剧中老少结合的伊玛堪说唱方式象征古老与新生的对话,既是苍凉的历史回音,又是文化传承的心声。”在《拉哈苏苏》里,谭博讲述了一个古代氏族社会时期两个赫哲部落悲欢离合、惩恶扬善、共建美好家园的故事。囊括了天地自然和历史人文,展示了赫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衣着服饰和民风民俗,融入了伊玛堪、萨满舞、天鹅舞、鱼皮传统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浓郁的赫哲风情和地域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在谭博看来,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保护,要固守其文化精神内核,保持真实形态再生活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创作中,虽然以伊玛堪传统经典故事为基本创作素材,但淡化了掳夺人口财富和血亲复仇这样的内容,突出强调了团结和谐、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深入挖掘渔猎文化资源,引导恢复赫哲族传统民俗、礼仪、服饰与歌舞等,并以此作为审美与创作基点,融入现代观念和情感进行艺术展现。”谭博还大胆将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研究融入创作之中,使赫哲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萨满祭祀、民族服装、音乐舞蹈在舞台上得以本真呈现。如在舞台上恢复了赫哲族“神杖舞”用于祭祀的本来面目;通过历史文献中关于赫哲族先人野人女真礼仪的记载,纠正了当下在不同场合表演的非赫哲族礼仪;根据伊玛堪描述,已失传的赫哲族哈康布力舞、皮里西勒舞等也在剧中得以再现。

    “在舞台上建筑一座活动的赫哲族文化艺术博物馆”

    “从《拉哈苏苏》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和所有演员的表演中,我们发现并了解了什么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什么是艺术的积淀与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不是把这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以经典性、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原则,在舞台上建筑一座活动的赫哲族文化艺术博物馆。”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拉哈苏苏》民俗顾问陈恕说,这部剧围绕萨满神衣、神帽的归宿,正义和邪恶、爱情和生死等,在赫哲部落大团结、大融合的大趋势和期盼下,正义战胜邪恶,获得圆满结局。古老神秘的萨满图腾、热情奔放的民族民间歌舞、精湛的鱼皮制作技艺、炫目多彩的装饰图案,汇聚成一场追溯赫哲文化的视听盛宴,让观众的目光沿着辽阔黑土、苍远历史,看到赫哲族的精神魂魄。其中对自然的敬畏、纯真爱情的坚守、伟大而坚定的信仰的执着、生命的张扬和归宿,又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拉哈苏苏》所有的元素都是由赫哲族民族民间文化构成的,舞蹈、歌曲、道具、服饰甚至演员本身都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这些赫哲族原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文化元素,使《拉哈苏苏》具有生机勃勃的自然活力,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风情迥异的文化奇观。”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0多年的陈恕,亲眼见证了伊玛堪渐渐复苏的过程。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国在赫哲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6个伊玛堪传习所,使伊玛堪得到了有效抢救和保护。但在今天,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让古老的伊玛堪说唱艺术被现代观众所喜爱,如何进一步促进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如何使赫哲文化的基因永不断裂,却是一个难题。

    “所谓的活态传承已经没有土壤了,我们可不可以利用今天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来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呢?”在陈恕看来,《拉哈苏苏》是赫哲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是唤醒赫哲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教科书,更是全景式呈现赫哲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式艺术作品,对保护、传承和发展赫哲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当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赫哲族只有5个人能够说唱伊玛堪片段。现在,一度失传的伊玛堪大唱已经可以完整地呈现了,这就是我们保护的成果。”陈恕说。

    对赫哲族传统文化进行经典还原和现代解读

    《拉哈苏苏》剧中原生态舞蹈种类繁多,从内容上看有萨满舞、天鹅舞、神杖舞等,从动作上看赫哲族舞蹈大多源于生活,与渔猎、宗教、祭祀等有关的一些肢体动作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格,配以韵味十足的音乐,既神秘又唯美,别具风采。

    《拉哈苏苏》的作曲程矛,既没有像大多数作曲家那样把赫哲族的民歌——嫁令阔小调直接拿来,也没有抛开赫哲族音乐本体另起炉灶,而是将传统民歌小调、伊玛堪元素和现代音乐相融合,使整部歌舞剧的音乐不是赫哲族音乐旋律的简单重现,而是充满了赫哲族音乐元素,清新唯美,荡气回肠。

    曾担任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印象·海南岛》等作曲的程矛,研究、汲取了大量的赫哲族音乐素材,谱写了《保佑》《三江口是个好地方》《分别》等16首歌曲和6段舞蹈音乐,主题歌《拉哈苏苏》在旋律上可以说是对《乌苏里船歌》的继承与升华。

    赫哲族服饰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符号性。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设计的张伯元将传统的赫哲族鱼皮、兽皮服饰和现代服饰相融合,创作出既保留原有民族特色,又是全新的、具有舞台表现力的服饰,增强了演出色彩。

    “只有从源头上了解传统文化艺术,才能领会中国艺术的审美元素。”执导《拉哈苏苏》的过程,对话剧表演艺术家、《拉哈苏苏》导演徐丽霞来说,也是一次深入了解赫哲族文化和历史的过程。

    徐丽霞特别强调《拉哈苏苏》的历史感和时代感,既包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充满现代气息,在艺术呈现上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引发观众审美和情感的共鸣。展现赫哲族图腾崇拜的五道巨型侧幕,点化了该剧的意境。通过灯光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渲染舞台气氛,简洁明快地推进剧情发展。

    舞台上80多名演员很多都是赫哲族。除少数本地专业演员,大部分是渔民、学生和来自群众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演员们表演能力的不足显而易见,但他们将自己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全部倾注在这部剧中,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特有表现风格。

    欣赏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仿佛就是在读一部赫哲族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百科全书,就像剧终时老人和孩子所说唱的:“古老的伊玛堪,伴随赫哲族的命运和变迁。如果你听懂了伊玛堪,就听懂了赫哲人的离合悲欢;如果你听懂了伊玛堪,就听懂了赫哲族的过去,理解我们的现在,祝福我们的明天!”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8日 06 版)

“听懂了伊玛堪,就听懂了赫哲人的离合悲欢”
拉祜族小伙子的创业梦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三站互动、阶段交替”培养模式实践
“三权”管理走出阳光电力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