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资源城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隽辉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20日   08 版)

    2017年5月4日,山西省大同市,一场席卷中国多个省市的强沙尘暴经过。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市曾饱受煤烟污染,在大气污染治理后,2013年到2016年大同连续4年空气质量位列山西各地市之首。

    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发电厂的三个冷却塔中有一个还在工作。因煤炭资源丰富,1937年下花园就建起发电厂,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

    6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处废弃的高岭土露天矿。鄂尔多斯不仅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天然碱、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可观。

    2月,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正在拆除改造的棚户区。5年来伊春全市共改造棚户区20.58万户。2016年,伊春全市户籍人口117万多人,实际常住人口约90万人,人口呈净流出态势。

    9月,甘肃省玉门市,戈壁滩远处,祁连山脉的雪依稀可见。玉门市两山夹一谷,是东西风的天然通道,如今风电产业已替代石油产业,成为玉门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月,辽宁省阜新市,煤尘燃烧事故幸存者苏先生。2014年他经历的那场矿难,造成26名矿工遇难,52人受伤。

    2月,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51岁的戚建峰在接近零下二十度的气温中冬泳。

    7月,江西省景德镇市,来自青岛的徐镇西(右)和同样外来的同学武靖在租来的工作室里。如今,陶瓷艺术和文化吸引了众多年轻的“景漂”来到这里。

    资源型城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衰退、贫困人口增多等压力。2017年,本报记者走访了8座资源型城市,它们都在尝试摆脱“资源独大”的状况。

----------------------------------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后简称《规划》)首次界定,中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其中67座被归类为衰退型。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衰退、贫困人口增多等压力。

    2017年,本报记者走访的8座资源型城市,无论是否资源衰退,都或快或慢地尝试着摆脱“资源独大”的状况。煤炭资源城市阜新、张家口下花园区,林业资源城市伊春和石油资源城市玉门在发展初期主要依托大型资源型企业,“矿城一体”;大同等其余四城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资源枯竭后,前者在谋求转型时面临更多困难。

    甘肃玉门关在1958年全国兴修水利的热潮中永沉水底,古城东侧的石油城玉门市则以另一种方式被历史记载。1939年中国的第一口油井在玉门老君庙出油,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都诞生于此,玉门也由矿建城。2003年,随着石油的枯竭,2.5万名油田职工和近6万名家属不得不离开玉门市,迁回70公里外、1955年玉门建市前的老玉门镇,一夜之间玉门市几近变成空城。如今,戈壁滩上一年四季充沛的风能逐渐替代石油成为玉门的新标签,现在的玉门也被称作“风电三峡”。同样,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在煤炭资源枯竭后,借助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了“奥运迎宾光伏廊道”项目,每年可发电2.5亿度。

    除了清洁能源,发展文化旅游也是这些城市转型的出路之一。曾有百万公顷红松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在红松数量下降到不足5万公顷后,在2011年停止了主伐生产,进而在2014年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的伊春林业工人们在农村合作社搞起了“林下经济”。53岁的林业职工马继成4年前下岗,随后与下岗的同事搞起了黑木耳与森林黑猪养殖,人均年收入五万多元,远高于在林场时的收入。此外,近年当地大力发展的森林、冰雪旅游业所带动的第三产业已经在伊春的GDP总量中占到63%。

    陕西省渭南市的“华夏金城”潼关县也在金矿资源枯竭后大力打造旅游产业。距离几经磨难被毁坏殆尽的潼关古城不远,新的仿古城墙已经建好,等待着游客光临。

    2009年,优质的高岭土资源几近枯竭,以“千年瓷都”闻名的江西省景德镇市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枯竭的瓷土并没有影响瓷都的地位,从全国各地运来的瓷土仍能保证用量。25岁的青岛小伙儿徐镇西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和同学租下陶瓷厂内一间门头房,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如今,陶瓷艺术和文化每年吸引两万多年轻“景漂”来到这里,其中外籍艺术家1200余人,大学毕业生5500余人。他们成为城市新的活力之源。

    辽宁省阜新市,这个曾经拥有4个国家“一五”计划时期能源项目、为国家奉献了近7亿吨煤炭的城市,200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高失业率、人口流失、污染严重……阜新承受了矿竭城枯的痛苦。曾被印在人民币背面的亚洲最大机械化露天煤矿海州矿,2005年枯竭闭坑后被建成矿山主题公园,作为接续替代产业的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风电等也在慢慢起步。

    另两座煤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和山西省大同市都经历过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发展的“甜蜜期”,在资源尚未枯竭时及时进行转型。鄂尔多斯因煤炭价格下跌,房地产市场崩盘;大同则面临去产能和煤炭资源枯竭的压力。现在,两座城市同时发展文化旅游经济。鄂尔多斯还引进了电子制造和多家汽车装配企业,这个煤炭产业占工业比重曾经高达70%的资源型城市,2015年年末的非煤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已达46%。

    2017年年初,时任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的徐林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一些资源型城市因资源价格剧烈波动出现周期性困难,另一些则因资源枯竭面临实实在在的压力,但多年转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按照《规划》,67座资源衰退型城市将于2020年基本完成转型任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隽辉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20日 08 版

资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