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1月1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梦想 比亚迪开创造车新时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1月18日   10 版)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在乘用车整体销量陷入3%的低增长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其中的一抹亮色。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在国内,随着“双积分”政策即将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越来越清晰,汽车行业的变革期已经到来。在欧洲,英国、法国已经明确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德国、荷兰、挪威等国家也表达了禁售燃油车的意向。毫无疑问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

    “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安全和应对环境治理的重要战略。而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浪潮,新能源汽车更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表示,“从2008年的F3 DM到2011年的e6,再到今天的第3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一直在寻找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完美平衡。”

    自主创新 坚定不移发力新能源

    1月9日,随着车辆识别代码尾号为0666的比亚迪唐100驶下生产线,比亚迪迎来第3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在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新能源汽车30万辆产销规模车企的同时,正式宣布造车新时代的开启。

    自2008年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量产双模电动汽车F3 DM以来,10余年时间,比亚迪参与并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行。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产品布局,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锻造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

    据介绍,在“为地球降温1℃”的社会责任愿景驱动下,比亚迪构建起完善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在国内拥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客户群,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0%来自200多个非双限城市,绿牌示范及引领效应显著。为打造“生态中国”贡献了企业力量,践行环保先锋的社会责任。

    1月14日,比亚迪公布了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17年累计售出新车113669辆,同比增长13.4%,连续第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一品牌销量领先,并超额完成10万辆的销量目标,完成率高达113%。

    截至2017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连续3年排名全球销量领先,销量领跑世界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攀升至13%。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专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开创者,比亚迪申请新能源技术专利超过1.5万项,在2017年汽车创新指数乘用车企发明专利位列前茅。坚持汇聚全球智慧,铸造国际品牌的战略,从研发到制造不断创新升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开创一个又一个的标杆,引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机会窗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乘胜追击 向2018年20万销量目标进发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第3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宋MAX为开篇,高颜值、电动化、智能网联为核心发展方向,王朝车型全面迭代,造车新时代将开启。

    比亚迪表示,在新时代,比亚迪将打破产业局限,整合社会各领域的优质资源,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产品实力,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可能,始终坚持和用户在一起,构建全产业链联合的“电动·未来”生态圈,助力社会发展的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随着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在2018年,消费者对更丰富、更多元的新能源汽车越发期盼。对此,比亚迪早有洞察。历经20余年积淀,比亚迪构建起包括“轿车+SUV、插混+纯电、五座+七座”完善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在国内拥有更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更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客户群。同时,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20万辆,全球覆盖城市将扩大到400个,同时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单一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业态”走向“生态”,以“新能源汽车+”的思维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使用场景才是汽车企业布局未来的“杀手锏”。

    据悉,2018年,比亚迪将深化“电动·未来”计划,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互换和重新组装,覆盖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聆听市场和用户声音,用实际的行动践行绿色梦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1月18日 10 版)

从公益的纯粹性看一汽丰田的“所为”与“不为”
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梦想 比亚迪开创造车新时代
销量猛增品牌向上 广汽本田靠什么成为“车市赢家”?
专家解读北京自动驾驶指导文件 事故责任认定争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