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国防部信息和大众传媒司消息,2018年1月6日凌晨,驻叙利亚境内的俄军防空系统发现13个小型空中目标(即无人机)接近俄军事设施展开袭击。其中,10架无人机飞近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另外3架飞近塔尔图斯港补给站。尽管对于这次无人机袭击事件的真实情况存在一些纷争,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无人机集群作战首次用于实战。
在此次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中,俄军表现不俗。据悉,俄军不但使用直接火力摧毁的“硬杀伤”手段,还使用了地面干扰系统对无人机进行欺骗干扰“软杀伤”。据统计,俄军的“铠甲”-S1防空系统摧毁了7架无人机,该系统是一种集小口径高炮、近程防空导弹于一体的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可拦截包括无人机、空地制导弹药和武装直升机在内的多种目标。同时,俄军驻叙利亚的无线电技术部队成功控制了6架无人机,其中3架被控降落在基地之外,另外3架在降落期间坠毁。外界推测,俄军很可能使用的是一种名为“汽车场”的地面主动干扰系统,其可用于干扰无人机和电子战飞机。
俄罗斯国防部专家在对捕获的无人机进行技术分析后表示,恐怖分子可能是在距离基地100公里左右发动的远程攻击,这是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第一次利用无人机从50公里外距离进行操控。俄罗斯国防部声称,“目前俄罗斯军事专家正在仔细分析无人机的结构、内部组件和爆炸物。破译无人机数据后,确定了无人机的起飞地点。”
俄军方称,这种新的袭击方式“只可能来自那些掌握先进卫星导航和远程遥控投送爆炸物到指定地点技术的国家”。意即其有着强大的先进技术支撑,背后所指不言而喻。
近年来,随着无人系统和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实战化程度不断提升,正在逐步走上战场,拉开智能化战争的大幕。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无人机技术强国,近两年不断推陈出新研发新系统、新技术,以抢占智能化战争的新高地。
2016年4月,美军发布了《小型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16~2036》,突出强调了小型无人机系统及其集群对情报、侦察与监视领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这是一个“填补战术与战略之间空白”的重要领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军先后展开了多项智能化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与技术研究。
其中,包括由美国海军进行的可在舰艇、飞机等平台上利用发射管发射具有自主能力的无人机集群“蝗虫”项目,以及可在30分钟内在17.5公里范围内投放数千架无人机覆盖5000平方公里的“蝉”项目;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进行的用于发射大量微小型无人机对敌防御系统实施饱和攻击的“小精灵”项目,以及用于城市环境作战由小型战术分队操控超过250架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系统集群作战的“进攻性集群使能”项目。
与此同时,美军先后在2015年8月进行的5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自主对抗竞赛、在2016年10月于“中国湖靶场”上空进行的3架F/A-18战斗机抛撒103架“山鹑”微型无人机试验等,都表明这些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已经研发成熟,正在走向实战。
近年来,无人机集群作战还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出现了新的发射方式。2017年1月19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发出的一份新招标意向称,将发展一种用导弹发射的四轴无人机,每枚导弹可携带多架无人机,每架无人机可携带一个自锻成型破片战斗部,用于取代现有的末敏弹武器。其将作为一种智能弹药装备在标准战斗部上,以发动远程无人机“蜂群”攻击。
其次是产生了新的作战方式。2017年11月,波兰最大的私营防务公司WB集团在第25届波兰国际防务展上展出了“蜂群”察打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飞眼”小型无人侦察机、“战友”小型战斗无人机和“南美蜂鸟”指挥控制系统,主要装备战术小分队和特种部队,可探测、识别、跟踪50公里以外的多种目标,并最终以战斗无人机将其摧毁。“蜂群”察打一体化系统体现出的是多种类型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未来发展趋势。
俄军此次遭袭事件,不仅体现了无人机集群在战场上的应用前景,更体现了反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于2017年4月授予雷声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各一份多方位快速防御拦截弹交战系统项目合同,旨在研发一种专门发射微型导弹的近程火炮来抗击日益严峻的无人机“蜂群”攻击。2017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英国国防部已经全面升级了其AUDS反无人机系统。该系统用于部署在军事和商业安全领域,可有效打击超视距范围的无人机集群恶意入侵。在军事上,该系统可以直接打击靠近己方军事基地、作战部队车队和基础设施的无人机集群,并在实战中证明具备对付无人机集群的良好效果,最多竟然可以对抗多达2000架无人机集群攻击。
而俄军也非常重视反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建设,俄军在2017年10月底就正式组建了第一支反无人机专业部队,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和做法使其在面对首次无人机集群攻击时表现较佳。这同时也表明,在未来战争中,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无人机集群作战即将广泛应用于战场,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也将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战场博弈。(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