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衣奶奶”针线里有大爱心
在江苏南通市港闸区幸福街道蒋坝村, 有一位“棉衣奶奶”胡玉英,她一年到头忙得不亦乐乎,做棉鞋、买棉被、收衣服……从2013年至2016年,胡玉英总共捐献9000多件旧衣物、400条棉被、100多双棉鞋和5000元的善款。
故事要从2012年说起,在胡玉英老人70大寿那天,她正巧碰到义工社在为西部贫困地区募集冬衣。“他们是在做好事,我也要做好事。”老人当天就回家整理了10多条棉被,让家人开车送至捐征点。当她听说运送这些衣服去西部地区缺少运费时,又捐了2000元。
就这样,胡玉英成为一名义工。隔三差五她就骑着小三轮车奔波于附近的街道社区,宣传捐衣助困。只要有人打来电话捐衣服,她就骑着小三轮车上门去收。收回来的衣服,老人都会洗净、晒干,再整理打包。她经常说:“做善事,人活得高兴。”
老人得知义工社收到的衣服多,鞋子少,于是自己动手,在自家二楼晒台上搭了一个工作台,每天吃完早饭,就忙着做鞋。她说:“外面买的棉鞋贵,还不如自己做的质量好。”附近鞋厂负责人听说老人在做好事,就免费送给她布料。72岁的老伴儿也被动员起来,干起了踩缝纫机的活。胡玉英和老伴儿都是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退休工资每人每月也就2000多元。有人帮她算了一笔账,她的退休工资,基本都花在了做好事上。
小针线里有大爱心,棉鞋暖因为人心更暖。
海军中校风浪中救起游客
1月14日下午1时许,两名来自海南的游客被困在青岛八大关海水浴场礁石上。由于风大浪急,救生艇无法靠近。40多分钟过去了,一直在涨潮,站在礁石上的两名游客处境越来越危险。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从附近路过的海军北海舰队中校军官曹海滨挺身而出。“我是一名军人,让我来吧!”他穿上海军的迷彩大衣,将绳索系在身上,拿着两件救生衣,跳入海水里。之所以要穿那么厚的大衣下海,是因为天气太冷了,要保持体温防止被冻住。
跳进海水里的一瞬间,一个浪头将曹海滨甩向了一块礁石,“当时感觉就是四肢疼,脸上火辣辣的!”曹海滨奋力朝两位游客被困的礁石游着,大概50米的距离,他用了近10分钟时间。
由于在海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来回游泳耗尽了体力,曹海滨上岸后身体多处擦伤,冻晕被送往医院救治。“当时正在涨潮,海上风大浪急,两名游客所在的礁石很快就会被海水吞没。”曹海滨说,“当时没想别的,救人要紧!”
好样的军人!
爷仨开杂粮铺寻找爱心人
1月14日清早,吃过早饭后,王东营便来到位于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边岗村的“爱心小铺杂粮”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用石磨磨面、接收网上订单、根据订单包装杂粮、发货……他的两个儿子也过来帮忙。
这样的场景在两年前是王东营所不敢想象的。自2010年起,他患强直性脊柱炎,生活不能自理,后来发展到卧床不起。2015年10月,父亲也被查出得了癌症,王东营的妻子也离家出走。
生活的重担落在了两个00后儿子身上,两个儿子在暑假摆起了瓜摊。“00后卖瓜救父”的事迹感动了乡邻,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为其捐款捐物,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补贴”,在医疗保障方面为其提供大病救助,兄弟俩所在的学校也为他们减免了学费……
多方援助下,奇迹发生了,王东营在赴省会郑州治疗后,竟然康复了,而且还能干活儿。王东营认为,自己既要用双手撑起这个家庭,更要感恩好心人,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我们爷儿仨想告诉爱心人,我们已经可以自力更生了,爱心人可以停止对我们的捐助了”。
王东营说,他们爷儿仨有个愿望,就是希望恩人能够现身,“希望Ta能尝尝我亲手磨的原生态、无添加石磨面和杂粮”。
奇迹的发生无法预测,爱心的回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