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从“红色圣地”到“绿色延安”

山丹丹开花崖畔畔青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见习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1月31日   04 版)

    延安夜景(资料图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隽辉/摄

    陕西省延安市,选果工人在分拣苹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峥苨/摄

    一场瑞雪之后,陕北高原银装素裹。冰雪之下,向上生长的绿色力量不断积蓄。来年开春,延安又将林木丰茂、山花竞艳。

    曾经的延安,黄土苍茫,凛冽的北风挟裹着黄沙肆虐。一场历时19年的绿色革命,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使那里告别了旧日模样,成为青山环绕、林海成荫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2017年的卫星遥感信息显示:延安版图已实现“由黄到绿”的转变,陕北地区,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林木植被覆盖度达到了87.8%。

    当地的降雨量也由“九五”时期的年均350毫米增加到“十二五”时期的600毫米;每年注入黄河的泥沙量,由原来的2.58亿吨减少到现在的0.31亿吨。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退耕还林不但改写了陕北不适宜人类生存生活的历史,也将国人心中的红色圣地、革命老区,塑造成为一座崭新的生态新城。

---------------------------------------

    从“兄妹开荒”到“兄妹造林”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历史上,那里也曾“水草丰茂、牛羊塞道”,后来,由于移民屯垦、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逐渐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陕北信天游中“种一茬儿庄稼脱一层皮,下一场暴雨刮一层泥,累死累活饿肚皮”的歌词,正是过去自然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延安后也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态恶化,警钟骤响。199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延安视察,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16字生态恢复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过去的‘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刘生亮回忆,1998年之前,吴起县的羊只饲养量超过50万只,除了养羊,全县几乎没有其他产业。为抵制封山禁牧,不少农民“白天不放晚上放”,和工作人员打起了“游击战”。

    庙沟村村民张永发就是当时政策的反对者。在他的概念里,自古以来,羊都是放养的,把羊圈起来喂草简直就是胡闹。

    直到国家的钱粮补助兑现到位,张永发才吃上了“定心丸”,他把自家种粮的一架山全都种上了草。没想到,这条路走对了。

    19年过去了,昔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怪圈被打破。“退耕还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实施期限最长、覆盖面最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项目,当地有80%以上的农民受益,退耕户户均补助3.2万元,人均7400多元。

    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不仅绿化了荒山,还使当地农民从广种薄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从事第三产业和出外打工,收入大大增加。

    今日南泥湾,再现好江南

    “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上世纪40年代,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而在60年代后,“以粮为纲”让南泥湾“秃了头发、破了衣衫”。

    1998年,南泥湾的林草覆盖率已退化至30%左右。“那时的山上光秃秃,土地都是裸露的。”南泥湾镇镇长黑学良告诉记者,也是从那年开始,南泥湾开始实施退耕还林。

    封山禁牧、封山禁伐之外,恢复生态还需要大面积的飞播造林、人工栽植。贫瘠脆弱的黄土地,种树有时“比登天都难”。寒来暑往,年年春、秋两季,在植被密度未达到85%的山洼、沟壑,村民们都会不辞辛劳、补栽补种。

    为鼓励村民植树护林,南泥湾进行了林权改革。“领了林地证,林地就归村民栽植、管理。”1年后,如果管护不到位,通不过验收,就拿不到补助款。

    这样的“行政手段”运行一段时间后,植树护林很快就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大家发现,随着树木逐渐长大成林,南泥湾变了,老百姓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

    有村民开始搞林下养殖,森林里放养出的生态猪猪肉,比普通猪肉市场价高出10到15元。还有村民在林下引种羊肚菌,一斤要卖到1000多元。山青了,水绿了,生态农家乐也红火起来。

    现在的南泥湾,林草覆盖率已超过80%。连绵起伏的青山间点缀着花海、鱼塘,一些已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又重现山林。

    更大范围内的青山,给延安带来了历史性巨变。19年间,延安累计完成造林2046.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77.4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0天。

    生态的隐性财富也在快速累积。2015年10月,延安森林资源评估结果显示,该市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达到5847.5亿元。

    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

    新鲜的大草莓、甘甜的“黑美人”、多汁的小香瓜……深冬季节,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里,却是一派丰收景象。在延安,曾经“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簸箕”的脆弱生态农耕经济,正向着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转变。

    2005年,白草台村党支部书记任美雄带领村民,开始了大棚种植的尝试。如今,全村178户村民拥有大棚数目达到452座。这些大棚,由政府补助建棚款,免费提供苗木,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统一选购化肥、农膜等。不仅如此,还有专家为农户授课、培训,保证每位农民至少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

    “一个大棚收益有3万元,高的有5万元。”任美雄告诉记者,由于自已种植的草莓纯绿色、无公害,售价比市场价高出30元左右。仅村里的红石峁自然小组,38户中已有十几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不断提升的林果面积,每年为延安产出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和绿色食品。除大棚蔬果、农产品加工、有机苹果外,大批家庭农场、农家乐和生态旅游项目,也使延安农户成为“退耕还林”的受益者。

    两年前,吴起县启动家庭林场建设。冯建福申请到4500亩荒山,投资近60万元,回家乡办起家庭林场。他修建起一条通村路和一座连村桥,又联合5户村民,栽植了180亩苹果树。

    看到他干得有声有色,附近4个村的村民找到冯建福,加入林场成为员工。村民从林场领到免费发放的树苗,栽到荒山上,就可以领到工资。

    目前,吴起县发展起来的4个家庭林场,已带动全县260多户贫困家庭完成造林面积6.88万亩。下一步,冯建福打算利用林场产出的扁桃和苹果发展深加工,带动家乡的山更绿,村民生活更好。

    多样的农村经济形态,在延安遍地开花:延长县罗子山镇的养殖场,实现畜牧业产值3.5亿元;安塞区的香菇产业, 帮助贫困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吴起的生态沙棘林,产出多种商品,为乡民带来真金白银;南泥湾的荷塘鱼池里,甚至养起了大闸蟹……

    诸多产业支撑下,延安的农民收入没有因为退耕而降低,反而大幅提高,从退耕还林前的1356元,增加了9212元,达到2016年的10568元,实现了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如今,延安市又提出对未来的新构想:继续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速推进“陕北高原大绿色”,筑牢黄土高原生态屏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见习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1月31日 04 版)

山丹丹开花崖畔畔青
南沟村“三变”
农民画家又拿起画笔
志丹少年,因为足球所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