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2月0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洋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一带一路”正在为外国留学生创造新机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阳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05日   09 版)
1月22日,江苏镇江,江苏大学开展迎新春留学生包饺子大赛,来自印度、加纳、巴基斯坦等国家的80余名留学生在比赛中和面、擀皮、包饺子,各显身手,趣味横生,别样迎接新春,感受中国年味。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我们这队都是留学生,可能语言表达有些不清楚,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运营方案是最棒的。”前不久,在首届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中,来自江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他路,用汉语向评委进行汇报展示。

    最后,他路与李纳帝、韩发润、莫淑贤3位印尼“老乡”组建的团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学生“同场竞技”,斩获一等奖。

    据介绍,比赛分为企业模拟运营和企业经营报告答辩两部分。每支代表队拥有一家经营3个月的虚拟电脑公司,并具有5万元的公司运营启动资金,在某软件上进行实战运营。

    该校运输管理课教师李帷说,在“每个月”运营结束后,软件会反馈当月的企业运营状态数据,包括营销收入、盈利、订单数量、订单咨询量、企业财务状况等信息,供下个月企业运营的决策参考。直至运营至第24个月,软件将企业估值、盈利、企业运行效率等保存作为最终的评分依据。

    最后,选手向评委递交总结报告,包括产品市场环境分析、运营过程的得失及原因分析、下一阶段运行计划等内容。

    “比赛考察我们的综合能力,除了对整个企业运营过程的把握,还考核了我们对文件文本结构、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知识的运用。”他路说,“在课堂上,经常有类似的情境模拟实践,所以我们一直很有信心。”

    2015年,他路一位朋友的哥哥马小阳来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每次放假回国总会和他路讲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中国太棒了,哥哥在中国学到了好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2017年暑假,他路也成功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得到了免费到扬州读书的机会,学习“物流管理”专业。

    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300多名像他路这样的“洋学生”,他们来自缅甸、刚果、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

    “我一直前、后鼻音分不清楚。”为了学好汉语,他路每天4点就早早起床,对着镜子练习口语。下课后,他会挑一部喜爱的中国电影沉浸其中。不久前,他路顺利通过了四级汉语水平考试。

    从只会生硬地说“你好”,到现在能和中国同学轻松交流,他路只用了一个学期,但是书上的专业用语还是让他苦恼。

    “汉字都很漂亮,特别是楷体,我觉得写毛笔字很有趣。”看着蘸满墨汁儿的毛笔在宣纸上恣意挥洒,这种未曾有过的体验让他路兴奋不已,“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只要有机会我都想去接触去尝试。”渐渐地,他路的中国朋友越来越多。

    有一次,李帷在课上设置了“推广手机”的情境,让留学生4人一组,在10分钟内将产品设计、公司人员分配、产品卖点、促销方案写在白纸上,每组同学上台演说,由同学们投票决出“盈利王”。

    让李帷惊讶的是,他路、李纳帝、韩发润、莫淑贤这一组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点子,是同学们眼里的“智多星”,赢得了一大半的“盈利王”称号。最后,他们获得了参加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的资格。

    在另一名指导教师王琳眼里,这几名“洋学生”很有灵性,总是能在摸索中不知不觉解决问题。比赛前一周,王琳安排他路小组和其他3组中国同学进行对抗赛模拟演练。在其他组进行运行和展示的时候,他路发现本组的总利润明显少于其他组。为了查找模拟运营中的漏洞,他们一直忙碌到凌晨5点,最终将总利润一下子提高了40多万英镑。

    虽然前期准备了很久,但比赛期间还是发生了意外。原本负责进行汇报的莫淑贤得了重感冒,几乎说不出话,汇报的重任不得不交给中文最好的他路。

    团队最终取得了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不久后,他们还将代表学校去英国继续参加比赛,与全世界的高手“过招”。

    如今,他路希望能留在中国,做一名翻译。2017年暑假,他没有回国,而是选择在中国进行社会实践。“我喜欢中国,也想融入中国”。

    另一名留学生莫淑贤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学好专业。随着“一带一路”推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合作会越来越频繁。“‘一带一路’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我也希望能为‘一带一路’做些什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阳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05日 09 版)

高校自主招生 谁是最紧张的人
“洋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我的教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