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寻找青春榜样

思维探险者乔明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12日   09 版)

    乔明达总是走在别人前面。

    当同学还为高考拼命时,清华大学已向高一时的他抛来橄榄枝;当大家还为GPA忧心忡忡时,他的成绩已连续3年稳居年级第一;当考研、留学大军还在祈祷被名校眷顾时,他已完成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参与机器学习理论的研究;当别人为论文“掉头发”时,他已经在顶尖期刊发了5篇文章,3篇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机器学习领域最好的会议COLT 2017和NIPS 2017……

    他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姚班”2014级本科生,看起来还是个95后呆萌少年,爱看动画,喜欢做饭……但他已是人工智能界中“未来可期”的新星,是被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Ariel Procaccia教授称赞为 “绝对是现象级的”(absolutely phenomenal)怪才。

    乔明达本是“竞赛出身”。小学五年级的他看到同学用编程来制作动画,就出于好奇参加了信息学的兴趣班,一年后在全省小学生编程竞赛中得了第一,就此走上信息学竞赛之路,一路拿奖拿到手软,曾以第29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敲了清华大学的大门,并于2015年与同学组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赢得了清华大学在该赛事上近6年的唯一一块金牌。

    “最初参加竞赛主要是想挑战一下自己。”但慢慢地,乔明达发现竞赛题目有些比较固定的“套路”,“比如一些解决分析类问题,方法上比较不固定,但用一些别人想出来的方法,然后直接套到这个问题上就可以成功”。现在他偶尔也会去参加一些比赛,但在他看来,“竞赛只能作为一种游戏,不能作为职业”。

    乔明达心之所向的职业是“科研”,“做研究等于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要想新的方法去做,这个过程会更具有挑战性。”对于他来说,这更像是场思维深处的探险。

    但这“探险”并没想象中顺利。

    乔明达在大二时便在导师指导下开始人工智能理论方向的研究,导师向他介绍了机器学习理论领域中1954年提出、但至今未能解决的一个经典问题,即探究如何拉展多臂老虎机以获得最多的奖励。乔明达想出一种算法,本以为很快就能解决掉,但在对算法进行验证时,发现它在一种特殊情况下行不通。

    于是,乔明达“就是每天想,做实验和观察”,有时在自习室一坐就是一天,有时焦虑得坐不住,就出去不停地来回走,边走边想,“我一开始太拘泥于过去的方法,始终做不出想要的结果”。

    经过一年不懈探索,乔明达最终成功地发现了攻克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创新技术,在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突破,在这个项目上完成的两篇学术论文也在2017年发表于机器学习理论国际会议——机器学习理论会议(Annu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Theory,COLT2017)。

    谈起其中攻坚克难的关键,乔明达觉得,“科研你不光是努力就可以了,它可能更多的就是灵感,加点运气,也很重要。如果你有好的灵感、直觉,你知道哪些努力值得做,哪些现在不做或者过些时间再做会更容易解决。”这个直觉来自哪儿?乔明达认为在于经验的积累,在于多学多思考。

    凭着这样的精神和劲头,乔明达曾在2017年先后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与斯坦福大学访学,在短短半年的研修中,就在合作者的协助下完成了3个研究项目。其中与Ariel Procaccia教授协作设计了一个几乎最优的投票机制,并计划于近期实现该算法的应用版本,这一成果也将部署在非营利性网站RoboVote上,帮助用户进行最优决策。

    在乔明达看来,这半年多997(注:朝九晚九,每周七天)的生活虽然忙碌,但过得十分开心,“因为能不停地想出新东西,并且自己的理论工作将在不远的将来真真切切地为人们提供便利,这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人工智能路漫漫,乔明达将继续在人工智能的基础领域“上下求索”,“它就像是个黑匣子,里面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我们能了解的话,或许能对我们人工智能的应用产生很大能量。”乔明达希望,将来能够用机器学习理论推动世界改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2月12日 09 版

从城市到农村 简单复制行不通
女科学家许琪的高效人生
思维探险者乔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