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开发了政务App,就要让它运转起来,发挥效用,这样才算对纳税人负责。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地方也跟上了“流行”趋势,纷纷推出手机政务软件。这原本是件树立政府形象的好事,但现实中,一些政务软件却问题百出,备受诟病。据央视报道,一项测评报告显示:超过40%的省部级机构单位的政务软件存在链接失败、兼容性差等各种不可用的问题。
不少政务App中看不中用,银样镴枪头,让人想到熟悉的画风——此前在一些地方,政府网站结了“蛛网”,热线电话变成“冷线”,连风光一时的领导邮箱也归于尘封。
有个细节耐人寻味。某省政务服务软件频繁闪退,记者联系到主管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这样答复:“我们平时只是管理,没有用过,你这么喜欢用这个App吗?”“这款软件办不了事,办理不行、申报都不行。谁告诉你这款软件能办事的?”
这样的言辞,不免让人震惊。所谓“认真你就输了”,有的政务App不管用,原来管理者心知肚明,他们开发政务App也不是便民——谁告诉你这款软件能办事的?问题是,既然政务App不能办事,为何还要开发?
该不该推出政务App?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发展电子政务,一来可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二来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一般企业还是党政部门,不拥抱新技术就会掉队。在这种背景中,不少地方政府制定“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施方案,推出政务App实属逻辑必然。
此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在线服务,还可以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和问题的智能化水平。
但是,政务App何以成了摆设?有专家分析,这是一些地方政绩至上的观念在主导,使得便民工程成了形象工程。其实,有些形象工程尽管耗费了公帑,但民众确实受益了,而此类政务App,几近百无一用,却耗资惊人——业内人士称,做一款政务软件往往需要花费上百万元,“加上后期高额的运营费用,可不算一笔小开支”。
一些政务App名不副实,究其因,问责机制匮乏,考核体系不健全,甚至根本就没有纳入考核体系。还有一个原因是,使用者无权问责,有权问责的人不使用。民众要通过政务App办事,办不了事再啧有烦言,工作人员也很难感到压力。而对工作人员有问责权的官员,则根本无需通过政务App办事,他们往往理解和体会不了民众的痛点,对无效果的政务App难免睁一只闭一只眼。
既然开发了政务App,就要让它运转起来,发挥效用,这样才算对纳税人负责。纳税人的钱如果没有花在刀刃上,或者出现了浪费现象,是不是应该问责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