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既然有人志在探索世间尽可能多的美食,就会有人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传承一道食物。
在陕西,“老白”白玉亭老人开着一家水盆羊肉店,每天熬汤、煮肉、打馍,定时关门,几十年如一日。他儿子继承父业后,每天熬汤,老白都要亲自把关,坚持开店前品尝汤的味道,不合格就不能开门营业。
老白和“陕西水盆羊肉”的故事,将出现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小吃”部分。发现这个故事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策划周塬。他说,水盆羊肉是特别古老的食物,在各个时期都有食材、调料、火候上的变化,但是羊肉汤大同小异。“你看到今天这一碗羊肉汤的时候,你要想到它整个烹饪过程,不仅仅是一天一夜。”
周塬认为,食物在我们的文明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好故事和美味都是不期而遇,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心生感恩,才会有最终的审美。
裹着历史、民俗文化馅料,人情味饱满的美食才更令人痴迷。《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成功有目共睹,如何“舔屏”都不为过。如今,第三季也将登场,定于2月19日正月初四20:00,在CCTV-1综合频道和CCTV-9纪录频道同步播出,并在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联动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8集,每集50分钟,8集的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第三季继续由李立宏配音。
创作的10个月里,主创团队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拍摄地点多达115处,调研采访人物300多人,拍摄美食400多种。“这一季的核心简单说就是君子爱食,食之有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总导演刘鸿彦说,正如海报宣传语“品味中国,品尝人生”所展现的,“每个食物不可能跟人脱离开,食物背后永远站着人”。
“器具”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全新开掘的方向。刘鸿彦介绍,以往的美食节目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美食、人物或故事上面,但是对于参与创造美食、盛放美食、隐藏在美食背后的器具,却关注较少。《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器具”独立成篇,讲述了灶、刀、坛、锅、盘、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河南穿山灶”出现在“器具”一集,讲述的是河南三门峡特有的地坑院内穿山灶,一个灶台七口锅,蒸煮炖焖还能保温,可以放置七口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能够很快做出当地著名的十碗席。这种烹饪方式,是当地老百姓数百年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体现。
把文化吃进肚子里,是“舌尖”系列的精华。在第三季中,“辣椒的前世今生”,就揭秘了辣椒是怎么成为食物的过程。最早在昆曲里出现作为观赏植物的辣椒,其后随着人的迁徙,辣椒到了西南,被人们发现可食用,后来成为重要的食材和调味品。这一变迁过程,正蕴含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融合”所关注的主题,每一种食材的普及,每一种味道的迁徙,都来源于人的迁徙与融合,而融合是继承与包容,也包含着创新和希望。
该集导演张木介绍:“中国人有一个词叫‘味道’,我们不仅想品到‘味’,还要品到‘道’”。这种“道”,是在中外融合的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