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创新并不意味着摈弃传统

绣花郎探索苏绣与现代艺术多元融合

黄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3月13日   12 版)

    张雪在刺绣。 照片由受访人提供

    元宵节刚过,张雪的工作室就接到了3场苏绣体验活动的预约。

    这个出生在刺绣世家,从小对苏绣文化耳濡目染的85后,2011年放弃了留学机会、辞去金融公司高薪工作,回到家乡苏州当起绣郎,通过创新让苏绣回归生活。(详见2016年11月1日本报《绣花郎张雪:让世界文化遗产苏绣回归生活》)

    多年来,张雪仍坚守着自己的初衷,“通过我的双手和努力,让苏绣被更多人理解和喜爱,传递出更多的可能性。”

    从2016年6月成立“弥惟刺绣研习所”至今,张雪的工作室已经举办了100多场有关苏绣的体验式活动,上千人参与,好评如潮。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张雪,开始走近刺绣,体会到了苏绣的文化魅力。

    事实上,工作室成立初始并没有受到多少人的关注。整个苏州从事苏绣体验的工作室少之又少。最困难的时候,几个月才能卖出一两幅刺绣作品,团队入不敷出,张雪拿出自己10多万元的积蓄,努力坚持了下来。

    “想要把苏绣传承下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做好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才更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发苏绣设计,热爱文艺的他一边钻研刺绣技法,一边在职攻读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收获了回报。

    与传统苏绣不同,张雪的作品抽象、简洁、文艺、新颖,他的《佛》、《四季》分别获得了第八届、第九届江苏省艺博银针杯刺绣作品大赛金奖,很多人现场订货,卖出了几十件。

    如今,每个月能开展三四场苏绣体验式活动仅仅是张雪工作室的一小部分工作。大部分时候,张雪都在琢磨如何设计和开发新作品。

    在一次有关介绍宇宙星系的电视节目里,张雪突发灵感,这个一直希望“苏绣能在设计上作出一些改变”的行动派,开始琢磨起刺绣的多种针法和技艺。

    苏绣共有九大类40多种针法,但张雪发现,大多数作品中常用的只有10多种,这个从2011年才开始真正学刺绣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采用多种新型不同走势的刺绣针法,体现作品更好的光泽感。

    为了做出与传统苏绣不一样的装饰性效果,张雪苦心钻研,在工作室常常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从8000多种颜色的绣线中挑选合适的颜色,不断试样,探讨研究针法技巧。

    从创意到绣制,历时半年才完成的《星空》,采用了锁针、打籽针、滚针、接针、集套针、盘金针等20多种新的针法技巧,把星球与轨道绣制得栩栩如生。作品获得了第十届江苏省艺博奖银针杯刺绣大赛金奖。

    “创新并不意味着摈弃传统。”从《星空》这幅作品开始,张雪逐渐找到了苏绣创新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他开始尝试与更多国内外艺术家合作,探索刺绣在现代艺术中的多元化可能。目前,张雪已拥有版权300多项,包括30多项外观设计类专利与两个实用新型专利。

    在今年首次与一家珠宝设计师联合设计《眼》系列的珠宝首饰后,又有3家品牌商主动找到了张雪求合作。他也在大家的呼声中,在淘宝开了一家店铺,每月能售出二三十件创意作品,好评不断。

    “做文化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张雪坦言,好的苏绣作品需要从设计开始就要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很少有人会把刺绣当成一种职业来做,优秀的人才缺失严重”。

    好在,有很多人开始在张雪的引导下,对刺绣产生了浓厚兴趣。跟着张雪学了3次的9岁姑娘小文,已经能自己在琴套、钱包上绣出别致的图案了。

    “坚持做好自己。”张雪希望通过自己更多有创意、有意思的设计作品,吸引更多人关注苏绣,引导他们学习刺绣,发现更多优秀人才。

黄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13日 12 版

范小虎:博士生打造有爱的“智能家居”
绣花郎探索苏绣与现代艺术多元融合
金华市长分享“双创热土”吸引力
山妹子把小山珍变成大财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