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状态不太好,因为又要面临周一新一轮的工作了。”
“我是个很容易紧张的人,特别是在工作中。”
“我的焦虑不光来自deadline,有时候在接到一份任务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焦虑了。”
焦虑的感觉什么样?人们形容自己的表现为:心跳加速,紧张不安,自我怀疑,有时还会失眠和头痛。这个时候,很多人并不是立刻开始工作,解决问题,而是会刻意压制焦虑,假装它不存在,做一些想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和朋友吃饭、喝杯酒、洗个澡睡觉、逗猫,但其实内心并不放松。
虽然工作到最后能完成,但总感觉质量打了折扣,缺乏成就感。而且,焦虑的感觉太不好受了。有人慨叹:如果不焦虑的话,我就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试图解决焦虑,也可以从容地完成工作了。
怎么克服焦虑?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焦虑的意义》一书指出,想消除焦虑的观点本身便是错误的,当代人太过执着于“心理健康是指生活中没有焦虑”,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
在他看来,焦虑本身是一种不可避免,而且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情绪:
“焦虑使我们不再无聊,心智敏锐,而且使我们确知这份张力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有焦虑便有活力。当焦虑不再,争战结束,忧郁可能就会出现。”
原来,适度的焦虑在某些时候可以让人的行动力更强。比如运动员,赛前的焦虑和紧张有可能让他们发挥得更好。
罗洛进一步说,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在激战,只要打破现状,有新的可能性出现,焦虑就会在那儿,它是我们面对自由和不确定性的一种应激反应。
他说,除非人陷入依赖性的寄生关系中,否则一定会有焦虑。
罗洛认为,重点不是如何去解决焦虑,而是让焦虑发挥它的建设性作用,焦虑往往和创造力相关。因而,并不是没有恐惧和焦虑的生活就是勇敢,勇敢是即使害怕前行,但依然拥有前行的能力。
所以,当你为眼下的工作任务焦虑时,是不是同时可以想到:哦,我其实在做一份很有创造力的工作呢!
当然,太过焦虑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时间长了会不会影响健康?近日,美国心理学家Kelly mcgonial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个迷思。
她先做了个小调查,请大家回忆一下,当你在一场重要的考试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满身大汗,你会怎么解读这一信号:A.焦虑,感觉压力失调;B.表示已准备好迎接挑战。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A,当然,B是更积极的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很少这样去想。
然而,Kelly mcgonial发现,选A或选B区别很大!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抗压反应,会影响人体的抗压机制。
在一般的抗压反应中,血管的收缩情况对健康确实有害。然而,若你将压力视为对自己有益的情形,心脏仍在强力收缩,但血管的收缩幅度将会呈现较放松、健康的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待焦虑,会真实地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反应。
Kelly mcgonial的调查报告询问了3万名美国成年人:“在过去一年里,你承受了多少压力?”以及“你是否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并花了8年的时间,持续追踪这3万人。
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承受极大压力的人,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但这结果只适用于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
其他承受极大压力、但不认为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死亡风险并没有升高,甚至和压力相对较小的人相比,死亡风险反而更低。
研究人员估计,在他们追踪死亡的8年里,有18.2万名美国人过早死亡,不是来自压力,而是因为他们相信“压力对自己有害”。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不停地对自己暗示:“我的身体已经准备好面临挑战了。”“不用去解决焦虑,去解决问题吧!”
(来自微信公众号镜相 微信号hereandnow_jx 作者faye 已获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