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说法已流传了很久,激荡起无数为人父母者的焦虑担忧。正在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故事主线与中国教育现状很相似,足以让人笑中带泪:服装店主拉吉夫妇,为了年幼的女儿皮娅能上个好学校绞尽脑汁——买学区房、搬家;夫妇俩一起去入学辅导机构接受培训,以便在孩子的申请入学面试里表现好点儿,帮孩子争取机会。后来为了拿到名校的入学名额,还伪造材料、花钱买路子……不过,故事有相似的开头,却有着不一样的结局。
影片里的妈妈米塔,几乎一直很焦虑。她几次三番说到,担心孩子如果一开始进不了好学校、将来会没有好工作、女儿会沮丧、会去吸毒……一整套起跑线决定终点的逻辑。不过她从没有停下来好好想过:这套逻辑,等于默认女儿是温室花朵,脆弱无能,经不起半点风吹雨打,稍遇不顺就会滑向万丈深渊。这样忧心忡忡地看待孩子,到底是在给出爱和祝福,还是在以关心为名、给出贬低和诅咒?
皮娅的爸爸拉吉,起初一直想达成妻子的期望,来抚平她的焦虑。为此恋恋不舍地离开多年旧居,搬到新家,努力融入高档社区。为了让女儿顺利入学,他假冒穷人,暗箱操作。他俩把孩子塞进了名校。然而,他们乔装穷人时结识的贫困朋友家的儿子,原本有同样的机会,最终却只能去差得多的学校。他们自知窃取了别人的机会,心中有愧,便匿名资助那男孩就读的学校来弥补。拉吉后来甚至去向女儿所在学校的校长说明情况,想把为女儿偷来的机会还给那个贫家男孩……
如果把进一所好小学当成孩子的起跑线,那你可能会着急惋惜拉吉自毁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机会。然而,即使无数人热衷于此、挤破了头,还是要保持一份清醒:孩子的起跑线真的是那所学校吗?值得为此违法、造假、不择手段吗?
人们常常忘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过孩子就读的学校。仍记得多年前在一次团体成长活动里,每个参与者反思自己身上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发现大体与父母相似,有些会和18岁前的其他抚养者相似。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3岁看大,7岁看老。而性格模式,六七岁已大致成型。读什么学校,诚然会影响(只是影响,并不决定)日后的工作、事业,这关联着通常所说的成功。然而,真正的幸福自由,取决于你的活法,和读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关系甚微。
当拉吉屈从于妻子的焦虑,不择手段去谋取进入名校的机会时,两口子一起默认:我们不懂教育,把孩子送进好学校、交给好老师,孩子就进了保险箱了。可他们都不清楚,出于恐惧去做的一切,无论做成没做成,会保留恐惧,而无法化解恐惧;出于焦虑担忧去做的一切,无论做成没做成,会保留焦虑担忧,而无法化解它们。
活在焦虑中,等于主动选择了远离幸福和自由。而父母的眼光、胸怀、境界、格局,势必影响到孩子。当然,心灵力量无限,孩子随时可以重新选。只是,父母若能及早提供支持,就没有必要一直施加各种限制了。
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支持之一,是自己活得大气、活得心安和幸福。无论在哪里,若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甚至故意剥夺损害他人,都容易走向孤立无援、交不到真心的朋友。愿意心怀整体、自己好好活、也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则更容易幸福快乐。
拉吉夫妇犯过错误,焦虑中做过损人利己的事。好在他们有良知,能反思。拉吉渐渐明白,不应为了眼前小利而牺牲更宝贵的东西;妻子也理解和接受了他的选择。他们愿承担责任、修正错误,肯为别人着想,比偷来的机会更有益于孩子的幸福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