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俗称为“娃娃鱼”的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学术界认为是“单一物种”,如今这种观点被打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最新研究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组成,中国大鲵的保护面临着重大调整,亟须进一步评估和改进。
这一研究成果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车静研究员、张亚平院士及罗伯特·墨菲教授团队领衔的国内外研究团队联合完成。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于北京时间5月22日凌晨在线报道了该成果。
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达到两米。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及美洲大鲵,共同组成了两栖类中的隐鳃鲵科。该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代,中国大鲵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堪称“水中大熊猫”。
车静介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栖息地的连续破坏以及人为过度捕捉,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目前野外种群难觅踪迹,而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目前我国实施的保护是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保护措施和市场化的人工养殖、放流增殖,并未对不同地方的种群加以区别对待。
车静、张亚平和罗伯特·墨菲带领的团队自2007年开始了对中国大鲵的研究,经过近10年的考察和走访,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单位和林业部门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到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进而对其野生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5个物种分别是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其分布地与水系分布紧密相关,大致对应黄河、长江、珠江及钱塘江等水系流域。
该团队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当作一个物种对待,且没有区分不同地理种群,这是无可指责的,但目前的研究显示,现有的保护计划的确隐藏巨大风险。若不及时调整,不仅有的物种不能得到保护,还很容易使小种群物种受到其他物种的基因侵蚀,甚至被取代,造成巨大遗传资源损失甚至物种灭绝。科学家建议在最新研究基础上,对现有中国大鲵的保护策略和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