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是什么味道?远离炮火的和平年代,常人很少能闻到硝烟味儿。但对长期从事爆炸和武器效应试验的科研老兵——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辉启来说,硝烟的味道再熟悉不过了。
有一年隆冬时节,在塞北大漠某试验场,为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实爆试验刚刚结束,任辉启和战友就迅速钻进试验工程内。突然,他身边一名战友一头栽倒在地。
性命攸关,任辉启拖着战友就往外跑。没想到,他也被硝烟熏倒了。幸亏试验工程外部的战友及时赶到,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他俩才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回忆起这场“生死劫”,任辉启的爱人牛小玲至今还心有余悸。任辉启常年穿梭在硝烟中,亲人的心始终悬在嗓子眼儿上。
风险常与奉献相伴。“这么危险,当然担心他。但老任认准的事儿,我们想拦也拦不住。他爱这份事业,就支持他去做吧!”牛小玲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追求,让他们在并肩战斗中更多了一份默契、理解和包容。
这些带着硝烟味儿、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鲜活数据,为我国抗爆设计研究提供了详实技术支撑,为创新发展国防工程科研设计指引着方向。
上世纪80年代初,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任辉启,面临着人生十字路口的一次重要抉择。凭着一腔报国爱军热情,他放弃多家工作地点在大城市的单位的优厚待遇,来到中原腹地一个山沟里,开始了与“硝烟”终身为伴的日子。
在他眼里,沟壑亦有滋味;在他心中,事业重如泰山。从军48年来,任辉启参与上百次军事演习、弹体爆破研究、高性能武器试验、防护效能评估,从崇山峻岭到荒原大漠,从西北戈壁到南海岛礁,他致力科研的足迹遍布祖国万里山川。
在某次全军新武器新装备检验性重大演习中,任辉启带领团队承担火力打击毁伤评估任务。相邻两个高强度打击波间隙30分钟,他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内,采集大量试验数据。
“报告!落弹区的一台高速摄像机出现故障!”面对突如其来的前方战报,他立即辨明事故状况,然后带着一名技术员冲进危险区抢修设备。
演习现场能见度极低,紧张工作中,他被木板外露生锈的铁钉刺穿前脚掌,顿时鲜血直流,钻心的刺痛一阵阵袭来。
“抢时间就是抢前沿成果!”他迅速拔掉铁钉,强忍剧痛继续投入抢修战斗。几分钟后,摄像机恢复正常,一串鲜红的脚印却留在了试验场。
此时,离下一次炮击已不足10分钟,他顾不上包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返回掩蔽工事。任辉启冒着生命危险抢修设备,为的就是不丢失宝贵的试验数据。
“军事科研是为打赢作支撑,出现半点闪失就是历史的罪人!”生活中随和谦逊的任辉启,对待科研工作十分严谨。在他眼里,“硝烟”中跃动着战场制胜的密码。他常说,带着“硝烟味儿”的成果,才是打仗最需要的“炮弹”。
这位老兵深邃的目光始终盯着战争最前沿。近些年来发生的几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让他意识到,高技术常规武器打得准、钻得深、加载快,原有试验设施已不能满足研究工作的急需,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试验系统。
为早日建成试验平台,他和团队成员泡在试验场和山沟里,先后爆炸试验1000余次,迷彩服磨破了一件又一件,鞋子和草帽用坏一大堆。
10年苦战,他们终于建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武器毁伤效应试验研究平台,引领了高技术常规武器毁伤效应研究的技术进步。依托该平台取得的科研成果,多次进入武器反馈设计中,不仅为防护工程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某型系列导弹武器研制提供了精确参数,大幅缩短了定型周期。
有一年,在野外试验场勘测选取途中,任辉启遭遇了意外车祸。其实,作为项目总师,他原本可以不去现场,但任辉启和往常一样冲在了第一线。
车祸中,坐在第一排的任辉启受伤最严重。破碎的玻璃碴子落满全身,手上、脸上、脖子上全是鲜血,腿上被划开一个大口子,身体多处出现淤血肿胀。
沿途荒无人烟无法就医,此时返回大本营,不仅耽搁时间,而且会影响大型试验项目进度。简单止血包扎后,任辉启不顾战友们的劝阻,继续前往现场。
半小时后,他们才在路上碰到一个乡村卫生所。老医生一边用镊子挑玻璃碴子,一边心疼地说:“也就你们当兵的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儿,出了这么严重的车祸还要继续工作。”
老医生不知道,他眼前这位身形瘦弱、目光坚毅、精干睿智的“当兵的”,是一位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的“防护尖兵”。
“没那么严重,只是皮外伤,不能因为小伤而影响试验进展。”时隔多年,任辉启提起这个“插曲”,好像在讲述一件普通的小事,那份平静让人感动。
2003年,在某项目研究中,他和战友在新疆某基地待了3个月。茫茫戈壁滩,经常漫天风沙,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携带的水一到现场就冻成了冰疙瘩,必须得用体温把冰块融化,才能抿一小口,而且常常一喝就拉肚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每天都要在戈壁滩上站12个小时,把成千上万个弹坑挨个仔细测量,收集数据形成报告并提供方案。
项目进行到最后关键时刻,恰逢我国发生非典疫情,他们被隔离在施工现场。他和战友们却乐观地说,“这样也好,大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们最终提前完成了任务,填补了国家某领域科研技术空白。
“战斗在硝烟中,是军人应有的姿态。有的人战位在前沿阵地,有的在科研战场。分工不同,使命一样!”在任辉启心里,生命早已和军事科研紧紧融合在了一起。
2015年,任辉启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年龄,他在很多后来者面前是长辈,但他从不以所在研究领域的权威而自居,大力提倡年轻人各抒己见,鼓励发表不同观点。因此,他参加主持的学术交流会总是“火药味儿”“硝烟味儿”十足。
硝烟味儿中,蕴含着一种思想脉动、一片精武情怀、一份战斗精神。硝烟味儿中,有历史的更迭、有精神的传承、有家国的情怀。
军队调整改革期间,科研人员被任辉启院士的虎气、锐气和朝气深深感动,该研究院一大批科技干部心无旁骛、矢志科研、初心不改,凝神聚力投身国防工程科研设计事业。
在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压力下从事科研工作,身体素质必须过硬。与任辉启院士长期共事的刘瑞朝研究员说:“我最佩服的是他的精神和毅力!每天早上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就连出差,也要带上运动鞋。他游泳、单杠、双杠样样精通,60多岁了,还能完整地做上几套单杠动作。”
“年过六旬,家庭幸福,功成名就,硕果累累,何苦还那么拼呢!”对于好心人的劝导,任辉启乐呵呵地说:“我是项目第一责任人,既要拿第一手的资料,更要负第一位的责任。”
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给任辉启等同志记个人二等功。近年来,他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7项,培养出的多名学生成为全国、全军防护科研领域的栋梁。
“我终生铭记这沉甸甸的荣誉,在探索科研路上从不敢有半点懈怠。”如今,这名老兵依旧带领团队泡在“硝烟”里,追逐着“为了让脚下这片挚爱的土地从此再无硝烟”的军人梦想。
赵杰 周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