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少有年轻人会因自己被别人称为“吃货”而不开心了,但“吃货”的本义“特别能吃”(还有个更难听的词“饭桶”)在以前并不是什么好词。但正如其他一些概念在网络文化的语境里被“洗白”,“吃货”也从一个贬义词变成了相对中性的概念。这个词甚至还有一种俏皮的意味,可用于夸奖别人可爱。更何况,“货”这个概念本来并不能用于描述人,只是在网络语言和“萌文化”的大环境里,“货”的门类(包括吃货、萌货等)变得五花八门,“吃货”这个词也愈发被人接受了。
网上有个经典的、严格来说带有歧视色彩的段子:女人就像一列火车,不是逛就是吃,连在一起就变成了“逛吃、逛吃”。估计已经不会有多少人会吐槽“吃货”的问题了,更多人会认为这是美食文化的当代体现,是懂生活、有品位的表现。
与一些年轻人爱吃、贪吃不同,科学养生不鼓励饮食过度,很多长寿老人的秘诀也有“清淡饮食”“少吃”之类的表述。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为“吃货”似乎是年轻人的“特权”。不少自认为已进入中年生活的朋友,常说自己已经“吃不动”了,哪怕面对自助饕餮盛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更喜欢前不久火起来的“保温杯文化”——在办公室里泡一杯热水,放上枸杞,过上了“养生”生活。
年轻人能成为“吃货”,固然有身体机能的因素,但更在于观念。很多人都忽视了,尽管现在很多人把“吃货文化”等同于美食文化,但“吃货”内涵的去贬义化,是基于物质供给相对富裕的前提。
就以不少“吃货”最爱的自助餐为例——在经济困窘的年月,别说自助餐,能饱腹已经很难得了。自助餐的兴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饮食习惯,在不少国人对美食的强烈渴望心理下,它迅速在中国各大城市流行。自助餐也逐渐出现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标准,不同类型的自助餐馆,有的主打海鲜自助,有的主打火锅自助,还有一些主题餐厅……在物质发达的前提下,“吃货”要享受到美食体验,往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然,这基于自己拥有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能力。
因此,“吃货文化”既是网络文化催生下的产物,也是消费文化和物质充裕的结果。80后、90后、00后们对“吃货文化”的看法也有不同,这正是因为他们代际、生活阶段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决定的。从大趋势来看,年轻人对“吃货”愈发减少明显的褒贬意图,而是将这个名称当成生活里的一种佐料。
不过,物质供给相对充裕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巨量食物不再是不少年轻人眼中“高层次美食”的首选,一些人的兴趣开始转向低量饮食、清淡饮食乃至素餐。猛吃海喝在一些年轻人来看是不雅观的,也是不够有品位的,不同的饮食文化背后也是他们对自己生活圈子的不同定位——对物质尚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能享受到饕餮大餐是美好的,但面对山珍海味都提不起兴趣的人,往往是因为早就超过了那个靠食物满足欲望的阶段。因而,“吃货”的圈子也在不断分化,有人转向了“反吃货”的路子,这并不是说爱美食就不好,而是对美食的“量”不再有要求,但对美食的“质”和就餐的环境有更多的挑剔。“吃货”对美食的要求更加个性化,在他们看来,通过美食也能彰显自己的生活品味。
更何况,“吃货文化”不只是在场式的,更能通过网络平台乃至自媒体向受众传播。现在视频网站上流行的“吃播”,就让很多网友通过观看主播品尝美食,获得了某种奇特的观感。这其中的感受是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吐槽心理。客观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主播吃相都优雅,很多人也的确带着吐槽心理来看待屏幕中的“吃货”们。
其二,猎奇心理。一些“吃播”专门去展示一些罕见的食材,比如硕大的螃蟹、龙虾,昂贵少见的肉类,等等,这的确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其三,或许可以称之为“望梅心理”,就是望梅止渴的意思,因为自己吃不到,通过观看主播品尝美食,也能间接过一下“吃货”的瘾。
“吃货文化”的内涵自然不止这些,随着网络文化和年轻人观念的演变,“吃货”或许还会被赋予其他新的涵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得尊重这些“可爱的观念”,年轻人创造新名词的风气不会变,自我调侃和“卖萌”的偏爱可能也会长期存在。当一位“安静的吃货”拥有美好的体验,外界并不必打扰他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