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从未像今天一样被放到如此之高的地位上来讨论。从中央到地方无不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日前,在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参与的第三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疾呼,“科技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再不抓紧培养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生,就来不及了。”
一路应试到大学的孩子如何“创新创业”
“探索了10多年,创新创业再这么发展下去行不行?”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发现,10多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再用老办法来搞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行了,“第一代创业者,有的可能是文盲;第二代创业者大多专科毕业,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第三代创业者,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他们需要什么能力?大学能给他们什么能力?”
大学的担子太重了!高校除了要应付基本的教学、科研外,还肩负着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有的高校,以办创业大赛为主要抓手,让学生们参加各种创业比赛、写创业计划书;有的高校,鼓励学生“实际创业”,哪怕开一家淘宝小店都算创新创业;还有的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园、高校科技园,把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辅导学生创业。
但这些,在徐小洲看来,都不能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普惠性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这种能力。大学不一定要创业,能有这种意识就可以。”
徐小洲说,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许多问题。最明显的是“缺乏特点”,每一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都差不多。“老师少,真正能够走向讲台、走进创业团队的师资力量普遍匮乏;教育部要求两个学分必修课,但我估算了一下,中国近3000所高校里只有极少数学校可以开得出这门必修课;学科壁垒没法打破,一个创业项目可能要好几个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共同指导,但老师们要问,这能算教学任务量么?”
更大的压力,来自中国学生本身,“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路走来,都是应试教育,他们突然到大学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创业,很难。”徐小洲说,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叫得最大声的是高校,但实际上高校能做的只是“一点点”而已,收效甚微,“基础教育过程中没有创新创业,到大学突然转了,怎么办?”
他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创业比赛”、“高校创客空间”,而是课程和教学,“未来将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在创业大海里游泳。”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冯林颇为认同徐小洲的观点。以人工智能为例,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探索,但直到现在仍都没有太多发展;同样条件下,美国诞生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google棋手、无人汽车、私人运载火箭,“我们培养学生缺少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的土壤。”
如何把“考生”变为“学生”
大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把考上来的“考生”变成真正会学习、分析、思考的“学生”。
“知识多并不等于能力强,学生要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冯林有时会考考学生,怎么样在没有电的环境下给输液病人袋里的溶液加热。有的学生建议应用电阻丝加热原理,有的学生建议直接使用暖宝宝,中国孩子缺的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转化应用的思维和方法。
因此,冯林认为,任何辅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式,都不如教师直接在课堂中教孩子“活学活用”,“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该是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老师都在上创新创业课。”冯林说,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知识,而在于训练大脑和思考。
冯林对一些扼杀学生想象力的事儿嗤之以鼻。比如,他看到江苏南京流传出来的一套小学考试题中,考卷提问“冰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小学生在空白处填写了“春天”,“冰雪融化了是春天,多美的意境。老师给了个大叉,因为冰雪融化了是水。”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机构筹备组副组长杨爱民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今年年初开始,他通过互联网搜索到7000多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文献,最终发现,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存在3大误区。
第一,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创业教育,或者勤工就业指导,或者岗位培训;第二,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科学发明和创造;第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造商业价值的创业活动,只是给少数学生服务的。
“我给我们未来的中心想了个名字,叫‘普惠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杨爱民说,未来北大的中心将有可持续发展板块、乡村振兴板块等,以任务为导向把相关的项目放在平台上,“平台应该具有服务、资源融合、项目扶持和评价监督4方面功能。工作人员可以是各高校有丰富的学生实践、事务管理经验的人,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同时可以协调校内各种专业教师资源。”
有人爱敷衍,有人憋足劲儿搞“创新创业”
有意思的是,新形势下,当一些高校还在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教育,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噱头大过实际之时,另一些高校则铆足了劲儿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创业领域的人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我国有一些高校仅在学生处、学工部、共青团、科技园等单一层面开展针对部分学生的“活动类”教学。这种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仅局限于一部分对创业极有兴趣的学生群体,学校会给予学生创业者一些启动资金、办公场所、创业指导方面的服务。
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努力让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普惠”。
上海财经大学如今已经把创新创业类课程变成了一门“通识课”。全校学生,无论修读什么专业,都会接触到创新创业类课程。
“现有的教育模式可以成功培养出职场白领,专业能力强、工作上手快,但很有可能墨守成规。”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兰娟告诉记者,上财的教师团队到哈佛、斯坦福、北大、清华学习了一圈,最终发现,只有把学生变成可以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社会立足。
据悉,上海财经大学在2003年就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2009年建立了一整套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年正式成立创业学院。但这所创业学院,并不直接招收学生,它一方面开设“匡时班”选取有创业项目的学生给予学分和创业扶持,另一方面在全校开设27门相关课程,直接融入到学生的第一课堂中。
这27门珍贵的课程,一部分由商学院企业创新类课程教师授课,还有一部分是经管、信息等专业老师主动申报的立项。这所学校在2016年修改了教师学术成果认定办法,一名教师3年没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就无法通过学校考核。而开一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写一本教材,可以折算成C类学术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创业获得各级比赛奖项,也都可以折算成学术成果。
刘兰娟坦言,要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绝非易事,“高校各个部门的分管领导都不一样,我见过有的高校老师指导学生创业、给学生上课,到了教务处,那里一概不承认的。因为分管领导不同。”
刘兰娟认为,只有一所学校从上到下都认识到让学生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