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科学家当“队长”教小孩

每天花15分钟做实验,期待形成中国的“车库文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29日   12 版)

    视觉中国供图

    把一枚硬币放进一只气球里,气球吹圆后掉在地上,只听砰一声——爆炸了。

    这样生动的科学课,正在由各专业领域的科学家给中小学生在线上教授,生物学家会告诉小朋友《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喜羊羊是山羊还是绵羊,天文馆馆长给孩子们讲解“宇宙奥秘”……

    研发这些课程的“科学队长”2016年9月上线,是一家面向3~12岁儿童的科学教育机构,5月23日,宣布获得由山水创投及旗下寻找中国创客导师基金领投,真格基金等机构跟投的3000万元新一轮投资。

    科学课应该由科学家和教育家一起站台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而美国在2000年时,这一比例已达17%。

    这组数据刺痛了“科学队长”CEO纪中展,“30年前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时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现在到了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时候”。

    经常有人问纪中展两个问题:第一,需要请科学家给小朋友讲科学吗?第二,科学家能不能给小朋友讲好科学?

    “科学课应该是科学家和教育家一起站台。”纪中展说,中国科学教育的一大痛点是缺乏科学家系统地参与,所以我们从科学课程设计开始就请科学家参与进来,不断地给科学教育从业者、老师作培训。

    一些实验看起来很炫,小朋友一看到就会“哇哇”叫着拍手。“科学队长”却放弃了很多这样只有视觉效果的实验。“科学不是表演魔术,更多的是解释这个世界,告诉小朋友实验背后的道理,然后通过动手去强化认知,触动他们更多的思考。”纪中展介绍,“科学队长”上一堂科学课的步骤是:为什么,是什么,想什么。

    作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科学家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知识分子》的子品牌,“科学队长”荟聚了上百位科学家参与不同形态产品的研发、策划和监测,2016年推出由25位著名科学家主讲的音频版课程“十万个为什么”,在2017年小学科学课标颁行之际推出科学家给小学生的在线科学课。目前,“科学队长”的小学科学课等拥有付费用户超过10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卢小丰坦言,虽然从事科学研究12年,自己第一次给小孩上热学课时还是有些“忐忑”,怎么把物理概念“变”得能让小朋友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让科学家讲得生动、易懂,“科学队长”团队请来了电台节目主持人帮忙做朗读培训。

    在卢小丰看来,科学教育并不是让小朋友去记具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公式,而是希望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科技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把科技知识、思想传递给大众,如果没有广泛的科学素养的人群作基础,我国的科学研究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卢小丰说。

    科学教育不是刚需而是“必须”

    有不少人对纪中展说:“很多小朋友周末要上一个半小时数学、一个半小时英语、一个半小时语文,再加上体育和艺术,哪有时间再上科学课呢?”

    “科学教育不是刚需而是‘必须’。”纪中展认为,科学课培养的是基础的逻辑,“所以不用再想到底要不要学,而是怎么学、学得好”。对“科学队长”来说,读懂学生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这与给成人做内容付费产品完全不同,“如果今天讲一个内容,明天就迭代升级了,小朋友怎么能接受得了呢?所以我们提供的产品一定是经典的、本原的、前沿的”,“科学队长”想安安静静做好内容,在一个快时代里做一家慢公司。

    “科学队长”在今年4月23日推出了“2100实验室”,希望在之后的2100天,每天花15分钟和小朋友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在家里用现成的工具、物品就可以完成。

    “我们希望不仅是妈妈陪伴小朋友,爸爸也能参与进来,每天上这样一个亲子陪伴的科学课,类似美国的车库文化,不仅学知识,而且能够动手做实验。”纪中展说。

    在5月23日的发布会上,“科学队长”推出大科学教育产品体系,并发布了为数万家K12教育机构赋能的整体解决方案——科学教育“中央厨房”,主要包含:科学家系统参与研发的有体系的科学教育课程、完善的科学教师支持与培训、成套的科学教具研发制作和培训、为K12机构开设科学课提供的系列服务,以及“科学队长”关于科学教育品牌赋能等5个主要方面。

    北京文投集团总经理戴自更认为,当前科学教育拥有前所未有的广阔的市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将正确的、启发式的科学知识融入孩子的生活,能挖掘孩子的想象力,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善他们的审美和人格,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们想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然后不断地去营造适合生长的土壤氛围,让它生根发芽。”纪中展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29日 12 版)

90后工业设计师“回流”二线城市
科学家当“队长”教小孩
企业一窝蜂做金融如何可持续
跟着智能机器人学跳舞
苏州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最高可获10个学分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