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假期制度的完善和收入增长,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父母会带着孩子自驾度周末、出国看世界。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驴妈妈旅游网发布了《2018年亲子游消费报告》,1~4月,驴妈妈平台亲子游出游人次相比去年增长近1.6倍,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带孩子外出旅行度假。
《报告》显示80后人群已成为当前亲子游市场的主力军,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家长最热衷亲子出游,南京、长春、成都、武汉、宁波等城市的亲子家庭出游增速较快。
驴妈妈数据显示,假期碎片化使亲子游消费者更倾向周边旅游,选择驴妈妈周边游产品的出游人次占比超过60%,其次为出境游和国内长线游。出游方式上,由于带着孩子出游,省心省力成为父母考虑的首选,周边自驾游和长线跟团游成为主流,75%的用户选择自驾至周边景区酒店,享受悠闲周末;67%的亲子游客在长距离旅游时选择跟团游。
主题产品供给不足
《报告》认为,目前国内亲子游市场发展呈现两大趋势:周边出游消费频次高和出游儿童低龄化。根据驴妈妈数据,2018年上半年有近40%的亲子家庭用户出游超过3次,周末外出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为了满足亲子游客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不少酒店在规划中就定位为亲子酒店,在酒店的设施、房间的装修、餐饮、活动空间、游戏项目的设置、服务人员的配备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亲子属性,传统景区、非亲子酒店也纷纷推出了相应的儿童产品和活动。
与此同时,国内亲子游呈现出儿童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3岁以下的宝宝也跟着父母一起出游看风景、体验世界的美好。驴妈妈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含3岁以下宝宝的出游订单占整体亲子游订单的30%,比2017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低龄宝宝出游,对相应亲子配套设计、行程安排提出了更高要求。驴妈妈出境游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跟团游线路大多无法兼顾低龄宝宝午睡、饮食等个性化需求,会比较推荐海岛游自由行和邮轮产品,特别是带有“休闲”标签的邮轮产品既拥有丰富的亲子玩乐设施,如迷你篮球场、儿童冲浪、游泳池等,也不用担心没有玩伴。
最后,《报告》认为,亲子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亲子主题产品供给不足的“痛点”。不少旅游线路打着亲子游的名号,实际产品和普通线路并无太大区别,导致游客满意度低。其实,真正好的亲子游产品往往“一房难求”,专门为亲子家庭设计线路,结合宝宝生物钟,每天睡饱再出发,同时特别安排亲子旅拍服务,记录亲密、欢乐时刻,颇受亲子游客青睐。
今年亲子游市场规模将达500亿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通过各大旅游平台的预订情况看,亲子游已成近期出行主流。火爆的市场背后,仍有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未考虑到二胎家庭的出游“痛点”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旅游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统一标准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亲子游市场的发展,“亲子旅游市场正从自发成长期走向市场培育期,3亿人次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及其背后的家庭需求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这将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市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晋升为新生代父母,他们更重视亲子关系和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通过旅游方式的综合教育,会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带孩子踏上旅程。
据悉,携程对近千名用户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出游意愿方面,9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亲子旅游;出游次数方面,65.2%的受访者表示每年会带孩子出行2次,28%的受访者每年将安排3至4次出行。
携程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亲子游的市场规模达到207.9亿元,增速超过80%,预计2018年将达近500亿元市场规模。面对亲子游蓝海,国内旅游企业纷纷推出了种类繁多的亲子游产品。
业界呼唤统一标准
市面上亲子游产品五花八门,但同质化严重一直饱受诟病,亲子元素缺乏是旅游业现有产品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些旅游机构把凡是涉及适合孩子游玩的常规线路,都贴上亲子游的标签,并未针对亲子群体进行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价格却高出许多。还有很多产品不见亲子项目,只以观光为主,缺乏亲子特色。”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表示。
据介绍,“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之后,二孩家庭出游数量增多,但许多景区的亲子套票和酒店的“亲子房”,还是参照原来“两大一小”的标准设计,让很多家庭遇到出游尴尬。另外,如何选到两个孩子都适合的目的地和出游方式,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亲子游的产品标准,更多的是旅游企业依靠自身对亲子游的定位来制定服务标准,这造成了亲子游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面对这些市场“痛点”,戴斌建议:“我们看到消费者会越来越关注安全、品质和体验。未来,亲子旅游会越来越和文化、科技、教育、避暑、冰雪等新需求、新业态融合发展。希望旅游企业能够作出更多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亲子旅游、品质旅游的需求。”
“亲子游市场明显进入了快车道,旅游企业应共同发起统一标准的制定。同时,还应主动迎合旅游消费的新变化,升级产品和服务标准,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杨彦锋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鄢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