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十八大代表张效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分组讨论会上,她提出了有关如何做好青年创新扶持工作的建议。她告诉记者,她本人所在的中国商飞公司,每年花大把的精力在看似短期内不会有产出的青年项目上。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以青年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大都面临着如何激发青年创新动力的难题。”张效长期从事中国商飞的共青团工作,她最清楚企业共青团的定位,“没啥好说的,服务中心业务,服务青年成长。”
但在企业里,共青团组织要服务青年成长,谈何容易。一方面,企业团委书记大多为兼职员工,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团组织经费有限,真要说让青年成长,也是人力资源部门更有“发言权”。
张效告诉记者,中国商飞目前35岁以下年轻人占到企业总员工数的70%以上。因此破解上述两个企业共青团工作顽疾,是这家企业团委的“必选题”。
在工作人手方面,这家企业按照1:15的比例挑选“青年代表”,这些青年代表大多来自一线,是企业技术骨干。他们形成了定期向本单位团委递交“提案”的制度,这些提案紧紧围绕企业提质增效、创新技术等内容,优质提案被选送到党委研究工作会上,集团层面的财务、人力资源部门一同参会,最终形成对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付诸实践。
在工作经费方面,中国商飞设立青年资助金,每年有300万元给到创新科技的专业团队。这笔经费的使用灵活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国家课题项目经费。比如,国家课题经费要求外部协助比例不超过30%,差旅、咨询费用等均有限制;但商飞青年资助金把外部协助比例放宽到了40%,差旅费用等使用规定也更加人性化。
“比如无人机制作,我们内部团队可以设计无人机,但制作只能寻求外部协助,而且这笔协助费会占大头。有了青年资助金,他们就能撒开手做研究了。”张效说。
此外,中国商飞还设有一笔每年50万元的创新奖励金,这笔资金可以直接给到创新团队甚至创新能力突出的个人,“目前是奖励5支团队,未来可能奖励5名个人。”
张效说,像商飞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最渴求的就是具有创新力的青年人,因此共青团组织在企业中大有可为,“主要看你怎么干,让老板觉得支持共青团工作很值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