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毕业的2015级学生李哲,已经在湖南壹比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近一年时间,并在其中的一个体育场馆担任馆长一职。和他一起走进这家风头正劲的体育产业公司的,还有同届的30多位学生。
这些刚出茅庐的男女运动员,很多已经成为了这家在全国多个省市拥有110多个场馆、14个综合体,年营业额过亿元体育公司的骨干。其麾下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各地的体育教练和体育院校学生。
打造这一体育产业梦想的是一个刚年过30岁的青年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毕业生王亮华。
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自湖南邵东县的王亮华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安安稳稳地过日子。2005年走进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后,这位体育高考生迷上了跆拳道,并与家人设计的人生轨道渐行渐远。“开学那天试训了一次,觉得这项运动能调动激情,自己内向的性格开始改变了。”2018年6月,王亮华告诉记者,苦练两年后,他晋级到了黑带一段。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他,开始期待有自己的拳馆。
他在校内找到了一个合伙人、同学张超杰,两个来自农村的穷小子并无财力开馆,便利用空余时间兼职打工,终于攒下2万多元。
两人的第一个跆拳道馆设在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附近。场地租的是社区居委会的200平方米房子,1个季度1.8万元。买了一个二手桌子、道垫,挂上一副喷绘,自己刷完墙壁后,兴致勃勃的两位学生四处发传单,期待梦想起航。
然而,2008年初,罕见的冰灾让他们的梦想破灭。整整大半年时间,一个学生都没有招到。两个创业者苦苦坚持,卖早餐、做保安,一直等到当年暑假,才迎来第一批学生。当年,他们用心经营,不懈坚守,一共培训了80个跆拳道爱好者。
两年间,王亮华团队打造了自己的体育品牌——“高丽会”。第二个拳馆开在几十公里外的长沙县。凭着一腔热血,开着两台电动车,寒来暑往,每天奔波数十公里,他们很快从一个场馆发展到12个场馆。
创业的路一旦走稳,王亮华马上想到的是学校里学弟学妹们的就业问题,很快招来十多个师弟们。每人负责一个场馆。
“前期走得不错,大家心态有些膨胀。”王亮华回忆,由于没有财务管理制度,每个馆长既是卫生员、教练,又兼任收银。场馆生意不差,但却由盈转亏。眼见“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形成,他索性把10个馆送给师弟们,自己仍然坚持做原来的两个场馆。
此后的几年中,他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一边在打理生意中反复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创业”。
王亮华认为,创业者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至为关键,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必须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而组织架构就是聚集优秀人才的架构。因此,他开始攻读MBA,并寻找梦想合伙人。
在他的努力下,新的团队组建,聘请了一位优秀的企业负责人做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并比对文化类培训行业的“新东方”,试图打造素质教育的新引擎。
2016年,他将原有的两家拳馆升级改造并新开了6家,之后成立了新公司——湖南壹比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体育为支点撬动整个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开创了自己的新品牌——新引擎。
2年多,他们的校区从单一项目经营到多元项目共同经营,创建了模式多样的经营发展平台。目前,该公司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办了110多家场馆。
企业高速发展,需要更多人才加入。2018年6月,该公司在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设立“湖南壹比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引擎馆长班”。所有进入该班就读的学生,由企业无偿提供定向帮扶资金,其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由企业方安排高水平教师承担,并且利用周末与寒暑假等时间免费对该班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与实训,实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若学生毕业后自愿入职公司,工作满三年后由该公司一次性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
王亮华说,企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才为支点,他们与母校联合创立深度融合的模式,是因为他本人及企业的发展一直都有母校及其母校学子源源不断的支持。同时,他们着眼于打造一个平台,将学生们培养成体育行业经营人。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他们建立合伙人机制,为加盟者提供扶助基金,针对其专长开办场馆,一起创业成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洪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