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将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这样一个话题的热度正由学术领域延展至民间。
6月27日上午,四位重量级经济学家与一群年轻人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就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话题展开了对话。
这四位学者是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Thomas Sargent;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Bengt Holmstorm;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金融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中国经济研究组主任魏尚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能。
而他们面对的年轻人是参与一项公众对未来提问网络征集的网友。3天前开始的这场网络征集,收到了超过27万条网友提问,其中,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相关的问题数量位列前三。
两天前,在阿里巴巴的倡议下,由全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顶尖学者们共同发起的全球性研究机构——罗汉堂宣告成立。罗汉堂的使命同样是探讨科技创新伴生的社会经济形势变化。今天这场与年轻网友的交流,正把这场研讨延伸得更远。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也是教育和文化产业的从业者,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未来二三十年,还有哪些工作可能被机器取代?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能力?”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母亲把这个问题提给了学者。
“这是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问题,”Bengt Holmstorm说,“未来有哪些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呢?如果我是一个年轻人,我会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就像我当初去了解计算机一样。”魏尚进则表示,任何一个具体的技术应用,过几年都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基础性的知识,高度的灵活性、想象力,对培养孩子非常重要。打好基础,有想象力,才能够适应今后的变化。”王能则强调,各学科融合以及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应该去学习怎么样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歧视问题。他说:“大数据时代,很多算法完全根据你的过去分析预测未来,这会不会放大偏见?造成所谓的人工智能歧视?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现在的数据资源?”
对此,Thomas Sargent表示,昨晚他和Bengt Holmstorm还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甚至争吵。“现在是人类让机器去学习,并不是机器自己学习,它们需要人输入数据。需要人告诉机器学习什么。中间可能会产生人工智能歧视问题。因此,在给机器提供数据时,应该去除、减少偏见。”
为时一个多小时的讨论,话题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保护、未来技术导致的人类交流方式变化等。显然,年轻人关注的也是学者们正在思考的。但这场对新技术下人类未来的“问计”,要想获得更多实质性的成果,还有待学者们深入扎实的研究。这也让人们更关注罗汉堂的发展。
据介绍,对话前,包括Thomas Sargent等4位学者在内的15位顶级学者刚刚在西子湖畔,参加了一场头脑风暴。在这次闭门会议中,他们与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的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管理层进行了探讨。
谈到罗汉堂以及过去两天的交流,Thomas Sargent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智慧平台。过去两天的闭门交流,我就像重新回到学校一样,与许多大人物交流世界面临的问题。就像在座各位一样谈到了社会治理、平台管理以及他们对经济的影响,也谈到了贸易战争问题。”
据悉,这15位学者也是罗汉堂学术委员会的首批委员,以经济学家为主,包括6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未来罗汉堂会邀请更多全球顶尖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跨学科、多领域的学者加入。
闭门会上发布的《罗汉堂使命宣言》写到,世界正在迈入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但就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曾在争吵与忧虑中最终清晰方向,我们的社会并未准备好应对由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其他数字技术而营造的全新的世界。学术界的使命就在于答疑解惑,探索未知。社会科学家们有责任更好地协作,帮助人类社会适应这场数字革命。
罗汉堂秘书长陈龙教授说,去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以科技创新世界”的达摩院,3年投入1000亿元探索前沿科技。但科技快速进步,总会伴生出经济和社会形态、社会治理、人们生活方式等各领域的变革。那么,社会各个层面应该如何预见、拥抱和适应这些变革?这些课题将由罗汉堂来进行研究。“简单来说,达摩院是研究解决未来问题的先进生产力,罗汉堂是研究随之而来的生产关系问题。”
而在罗汉堂闭门会上,马云在和学者们交流时表示,罗汉堂不是为阿里巴巴而建的,通过罗汉堂累积的观点、研究报告和成果,是为全世界服务的。阿里巴巴将邀请全世界顶尖学者在一个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上一起努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