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落幕的2018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嘎玛白姆负责的“格桑花·益E课堂”项目,从近5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这是一个专注于藏区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藏汉互动平台,他们专门开发了一套教学课程体系,课程结合线上线下,还有研学模块,把当地孩子送到内地来学习。
目前,在西藏已有76所中小学使用该项目线下课程,参与项目的藏区中小学生达10余万人次。线上课程累计服务30所中小学,注册用户达1万人次,线上发布视频70多个,总浏览量达200万次,公众号发布文章百余篇,累计阅读量超过50万。
嘎玛白姆出生在拉萨当雄县的一个偏远村庄,家中有兄妹6人,她排行老四。直到8岁,她才有了上学的机会。
6年前,为了让嘎玛白姆上大学,全家人都为她节衣缩食……刚到南京时,她有些水土不服。因为文化差异,以及语言障碍,她努力参加各种活动,与同学交流,让自己跟上校园节奏。
嘎玛白姆获得了该校第一个校长特别奖,作为一个“自强之星”的藏族大学生,她的故事在“我的青春故事”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故事会上被分享。
本科4年,嘎玛白姆获得奖学金5万元左右,学费靠助学贷款,嘎玛白姆完全不需要家人出钱供她读书。
上大三以后,她再也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大四那年,她获得奖学金后,还给了家里8000元。研究生支教期间,节俭的她每月给家里600元。
“不走出大山,不知道当地的落后。”嘎玛白姆没有忘记村里人的帮助,没有忘记家乡的孩子,她筹划为家乡做点事。
大学第一年暑假,她带领25位同学回到家乡支教,还在南京为村里募集了大量衣物和文具。他们上了15天课,还帮着粉刷教室的墙壁。
2016年8月10日,作为南航研支团副团长,嘎玛白姆到拉萨堆龙德庆区中学报到,开始为期1年的支教生活。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他们筹集近12万元,在海拔4300多米的当雄县开展了公益活动,为近100名村里孩子每人发放一套学习用品。
后来,她们还联合拉萨团市委、南航团委等单位开展公益游学活动,把拉萨堆龙德庆区中学15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带到南京交流学习10天,这些孩子经历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离开西藏、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火车……
支教时,嘎玛白姆在学校组织了一个舞蹈团,其中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小姑娘,名叫明玛卓玛。小女孩虽然害羞,但练起舞来丝毫不懈怠,可没过两天,就不来上课了。
孩子的老师说,明玛卓玛家里原本就供不起她念书,更反对她参加这个舞蹈班,想让她帮家里干农活儿。
嘎玛白姆去家访,一进门就看到小姑娘一边哄着怀里的小弟弟,一边喂鸡。她了解到,小姑娘家里有5个孩子,她排行老四,父母平时到集市上卖些农副产品,早出晚归。
父母养活几个孩子不容易,明玛卓玛的学习成绩也不突出,父母便动了让她辍学的念头。
嘎玛白姆以自己为例,向明玛卓玛的父母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并承诺舞蹈团不会收任何费用。经过连续几天的劝说,明玛卓玛的父母终于同意明玛卓玛参加活动。
活动结束时,小姑娘抱着嘎玛白姆说:“嘎玛姐姐,谢谢你能让我学跳舞,还给我买舞蹈服。我以后也要成为姐姐这样的人,我也要上大学,也要帮其他小朋友……”
听到这些话,嘎玛白姆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6年来,嘎玛白姆累计支教3000多小时,受助人次达5000余人,她带领200余名志愿者,送出了价值25万余元的物资和现金。6年来,很多受到她资助的孩子,考入了内地高中或大学,他们也开始影响更多人。
“很多人看到我的进步和成绩,对教育的看法发生改变。”嘎玛白姆认为这是她“最大的成就”。如今,她最大的希望是把“格桑花·益E课堂”坚持做下去,“帮助更多的家乡小朋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孙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