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梦的神经科学的解析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7月12日   06 版)

    “你们梦到了什么?”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经常这样问他的父母。而据他所述,这个问题让他的父母感到十分困惑。荣格想问的不是对梦境的确切解读,只是对梦的记忆,对梦境里那些相对有趣的部分的记忆,从而证明梦并非无足轻重。

    与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一样,荣格也对梦境有着莫大的兴趣,他把梦境看作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是人类心灵的一种加密的语言。其实,人类对梦的研究兴趣不仅局限于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是贯穿人类历史长河,遍及东西方各个国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就在纸莎草上记载了对梦境的解读,在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和其他文明古国,对梦的解读都在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写道:“我们每个人,即使是最循规蹈矩的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狂野不羁、惊世骇俗的欲望,而这些欲望通过梦境得以展现。”于是我们看到,历史人物在睡梦中见到预兆、神的启示,以及未来行为的预言性的象征,都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会因为梦的内容而改变现实生活,但是人们对梦的期待却几乎没有改变,想要破解隐藏在梦境中秘密的愿望仍然是人类的天性。为了寻找打开梦境的密钥,科学家尝试着去解构梦的机制。“要了解梦,就必须了解产生梦的必要条件。”《记忆的核心》一书的作者、生物学家雅克·尼尼奥说,“例如什么使大脑在睡梦中产生了影像和影像的运动?梦的素材从哪里获取,这些素材又在什么状况下被使用?大脑在设计梦的剧本、构思对话,以及选择背景音效方面有什么技术上的束缚?”

    梦中的强烈情绪从哪里来

    继法国神经科学家、睡眠研究专家米歇尔·朱维特发现了快波睡眠后,近些年来,人类对于大脑机能认知的显著进步,这让科学家们进一步认识到梦的有趣特征。大脑的海马体在保存记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掌管着恐惧、欢乐等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在睡眠时非常活跃。海马体的作用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梦见最近见到的场景和人物,而边缘系统则解释了梦境为何经常充斥着强烈的情绪。

    掌管思想意识的脑前额叶的活动缺乏,解释了为何梦境经常缺乏逻辑。而梦里会出现大量令人费解的影像,则可以归结为大脑对信息的分类处理。大脑在存储一个物体的记忆时,并不是对它进行“拍照”,而是对该物体的形状、颜色、体积和结构等进行记忆,将这些记忆与这个物体对应,然后把这些记忆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在做梦时,“如果这些记忆中有一项没有进入梦境,梦里就会出现奇怪的物体,比如一只长着金毛的狗,或是一把瓷器做的椅子。”雅克·尼尼奥解释说。

    当大脑进入快波睡眠而找不到语言密钥时,某个词也可以用某个物体来替代。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在他的作品《形象的叛逆》中表现出了这种直觉力。这幅著名的画作上只有一个烟斗,画下面却写着:“这不是一个烟斗”。同样,在梦境中,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物品代表的象征意义,而不是物品本身。米歇尔·朱维特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哥哥去世后,他在梦里看见一只手,手指被砍掉了,躺在盥洗盆里。他对母亲讲述了这个梦,母亲告诉他,在他两岁时,刚刚学会说话,他曾称呼他的哥哥为“手”。米歇尔·朱维特的精神分析著作充满了这类小故事,今天,一些科学家会将其解释为“缺乏语言密钥情况下的复现表象的假设”。埃及跨文化心理学家托比·内森认为,“不存在典型的梦。每个梦都有着与做梦之人对等的独特性。”换言之,只有米歇尔·朱维特才能把梦见砍掉的手指与他的哥哥联系在一起。

    解构日间生活

    这种关于梦境独特性的观点并没有阻止研究人员和医生试图发现其中的规律、类别和原则。在这方面,统计学功不可没。研究人员依据美国和加拿大的梦境数据库进行了统计研究后发现,大部分梦是无意义的,只是日间活动的离奇甚至滑稽的解构,但是在按照关键词对数量可观的梦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便可以从一个人的梦里挖掘出这个人的喜好和憎恶。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一个人做了什么梦,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2013年,日本一个神经生物学团队通过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记录大脑活动,破译了梦的密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参与实验的3名志愿者,在进入快波睡眠几分钟后被叫醒,然后科学家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梦,然后再进入快波睡眠,几分钟后再被叫醒,实验持续进行,直到被叫醒200次后,3名志愿者变得筋疲力尽,不过研究人员从得到的数据库中整理出了大脑确切活动和按主题(食物、女性、车、游泳等)汇编出的影像的对应关系。之后,借由这个数据库,研究人员根据新的核磁共振成像就可以猜出实验者梦境的内容,准确率在75%~80%。

    噩梦的由来

    破译梦境的机器的诞生也许并不遥远。对于托比·内森来说,50年后,这种机器将问世。使用这种机器,通过分析梦境,就可以得知关于做梦者的故事。

    不过神经科学领域的这些进步还不能成为治疗工具,让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在分析梦境方面取得进展。“即使这些梦有着共同的面孔,每个梦的内容却是独特的,它所包含的意义是神经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都无法进入的领地。”巴黎楠泰尔大学神经科学教授伊丽莎白·汉纳文不无遗憾地说。托比·内森也认为,“对梦的解读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梦境不能准确地自我呈现,也不能说梦里的某个东西总是意味着另一个东西。我们很难找到直接的含义。问题就在于,梦里存在的可能的元素与现实世界里的想法一样多。”

    在弗洛伊德眼里引起诸多问题的噩梦也被医生和科研人员大量研究。他们发现,某些噩梦并不是在快波睡眠阶段形成的,而是在慢波睡眠阶段产生的。这些梦都伴有强烈的情绪,甚至会产生深夜里的恐惧,让人们难以回到现实。对于快波睡眠引起的噩梦,原因已经得到确认,科学家们认为,由于精神紧张或是过度神经质,人们经常会把他焦虑的痛苦写成梦里的剧本,特别是对于遭受过深度心理创伤的人来说更是如此。那些经历过轰炸和暴乱、面临过死亡威胁的人,当他入睡时,噩梦常常会出现。大脑在不知疲倦地重复着这种创伤,有时以一种寓言的形式在梦里解构这种创伤。

    梦,创造和发明的源泉

    神经科学新的假设认为,梦拥有一种调节情绪的工具,就像杀毒软件,它能重新设置一个人的心理系统基础,这与荣格的观点不谋而合——梦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人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将人们的行为引向积极的方面。

    梦境解读科学院创始人克里斯蒂娜·瑞戴尔认为,“梦对于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非常有意义。我们几乎可以说,音乐家和画家都会受到他们自己的梦的启发。梦是他们创作和发明的一个源泉。”

    “一个梦就是一个信号,有时非常具有干扰性,但却是一个有用的信号。”托比·内森总结说,“我们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努力让自己记住梦,破译梦,这就好像花一点时间打开一封信,即使不能立刻明白信上写的东西。也要仔细地读它。对梦的解读也是一种文化,它会随着时间而变得更加精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7月12日 06 版

有备而生 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治疗
梦的神经科学的解析
AI医生今年年底将覆盖广东2277个贫困村
“医疗+互联网”与“互联网+医疗”
盘龙成为昆明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