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8岁半的儿子小米某日放学归来,兴冲冲地要收拾自己中国之行的行李。今年暑期,我们全家决定回安徽老家过年。他收拾好行李迈出家门说:“我去旅行啦!”两秒钟折回说:“我回来啦!”于是我问:“去哪儿旅行啦?”他不假思索说:“去中国了!”我接着问:“去中国哪里了?”他答:“北京、上海、安徽。”每次回国探亲现在都要去安徽老家,必然经过北京或上海。我故意接着问:“还去了别的地方吗?”没有想到他答:还有鲁国!
小米8岁以后,我才有机会接触到经典诵读学习中文的方法,几个月带他诵读《大学》《中庸》《论语》,看来多少有些渗透,现在已经开始对“鲁国”心生向往了。虽然只是游戏,我这个妈妈听到儿子这么一说心里甭提多意外和高兴了,鲁国虽然还未去,但已在心中,定会去朝拜!
某天给小米读绘本《我的外公》,这是一本描述“我”的外公在两种文化、两个国家之间生活及选择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的故事。当我读到“故乡”一词时,他问我什么意思。我回答说:“和老家的意思差不多,比如我的故乡是安徽。”他立即接着说:“我的故乡是北京。”我微笑点头说:“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也可以是你的故乡。”
我在心里想的是,北京固然是他的故乡,他五岁半时到达的现在住的村庄也将会成为他人生中重要的一站,也可以成为他故乡,然后我接着读。没想到一转头,看着他撅着嘴,全然没有了刚才投入看书,听我讲故事的热情。我关切地望着他,他说:“我的故乡是北京!比利时也是我的故乡!我是个比利时中国人!”
我第一次听他如此严肃认真地宣布,有点意外和感动,也有点歉意。面对这个八岁半的男孩,我好像没有足够认可和重视他对故乡北京的情感,他的宣告里有点神圣的意味。当然,我也感觉到他对爸爸的认同,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在比利时住过,爸爸也没有给他进行过比利时爱国教育,只是他小时候每年都会去探亲。
他在北京出生长大,稍大一点后,时而会遇到看到他的面孔,便好奇地问他的成年人。最后一次是去年夏天回国探亲时,面对着一位好奇的老奶奶,他答道:“我是中国人,她(指着我)是安徽人,我是北京人。”我当时也是有点惊奇,这在他心里是如此地清晰。
小米是一个重感情、重联结的男孩。在北京时,我们搬家后,他坐车经过原来住的小区会激动不已,我们便会带他偶尔故地重游;他转过一次幼儿园,也会偶尔带他回到原来的幼儿园和旧时伙伴玩耍。这是孩子感情的一种自然的需要,和过去联结的需要。
当我们从北京搬到法国后,有朋友问我:“小米更喜欢中国还是法国?”我说,我们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想引导他有这样的比较,我知道他都喜欢,喜欢它们的不同。我也知道,他会像《我的外公》里的外公一样,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间行走,而我欣慰他至少有一个自己的故乡——北京。
倪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