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可以说是北京最有名的“村”了,这里诞生了诸多标志性第一: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关村高新区已走出国门,辐射世界,在京外建立了23个合作科技园或成果转化基地,在京外设立的分支机构超过1.2万家,聚集了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外籍从业人员总数近1万人,留学归国人员3万多人,“千人计划”专家1343人,占全国19%。目前,中关村有两万余家企业落地生根,成为催生高新技术的沃土,打造了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
创业青年的摇篮
“这里是金种子创业谷,每层有800平方米左右。”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赵立新介绍,通过每月评审,可帮助创业者注册企业,有3栋独立的楼供创业者选择办公地点。一楼的工位可以免费使用1年,让创业者试水发展。通过一年考核,能够以不到一半的市场价格租到办公地点。
免费不代表“放羊”。每个工位都有自动考勤系统,每周出勤不到24小时的会劝退,把位置留给有创业需求的人。这些措施,为创业者创业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激活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89年8月,是一个公益性创业孵化机构,是北京市唯一授予的“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首批示范建设试点单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人社部认定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成为全国高端创业人才和上市企业最为密集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两年前,北京众青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赵飞排了很长的队,通过一系列选拔来到海淀区创业。
“创业园区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有各种各样展示公司的机会。”赵飞说。
赵飞的企业已经发展到50多人,销售额上千万元,在北京、南京、深圳等地都建有分公司,其零售产品已经出货数十万台,产品走向了世界。
像他这样的海归创业者还有很多。目前,国家千人计划中有46人在创业中心。2018年上半年,创业中心的企业合计拿到了9亿元融资。
高新技术的乐园
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许多高新技术在这里迭代升级。
坐落于北京海淀桥西北角的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共同组织筹建,通过“全球选拔、公开路演”的方式,选拔科技创新前沿企业,为他们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基地”。中心在资金、宣传、展示、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入选企业支持。“根据相关政策,入选企业会获得500万元资金支持,而入驻企业还将获得房租减半的优惠。” 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联合秘书长窦彦莉表示。
中关村拥有良好的技术转化环境和机制,让具有原创性的核心技术落地应用。
目前,中关村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万件;累计主导创制发布标准7858项,其中国际标准330项;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高清和液晶显示技术、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创新成果。
跨国集团走向世界
中关村涌现一大批国际化创新企业,他们或组建跨国研发团队,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利亚德集团通过原创小间距LED高清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领全球高端市场,取得全球LED影像显示14%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地屏“画卷”就是利亚德的产品。
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李军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通过投资并购、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实现了企业战略布局和高速增长,目前境内外直接控股的成员公司15家,间接控股公司27家,参股公司16家,分公司52家,成为一个跨国集团。产品结合了LED影像显示、城市景观亮化、文化科技融合的沉浸式演艺、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
目前,中关村管委会在美国硅谷等地设立了10个海外联络处,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近千家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不少企业参与了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推进工作,而且定期举办国际化产业峰会,为业界搭建了全球信息技术交流的平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