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湘)博士硕士到基层营连究竟该怎么干?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某营雷达战勤班由1名博士、4名硕士组成,他们以铆在指控方舱9年攻克数十项战斗力生成难题的亲身经历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在现代军事的较量中,先进装备是战斗力的重要基础,而掌握先进科技知识的现代军人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力量。2009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少平穿上军装成为空军地空导弹兵。为了将自己所学更加直接地作用于战斗力末端,他两次在师团机关业务轮训后主动申请回到连队加入战勤班。他与先后加入战勤班的截获军官何锋、博士刘晓鹏和硕士景晓龙、李佳恒等战友一道,努力克服入营之初的种种不适,直面困难,勇战挫折,盯着战斗力难题,扎根指挥方舱,成为作战指挥的金牌搭档。
高学历不是人生的“金卡”,打胜仗才是军人的“名片”。高学历战勤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刻苦训练操作技能,敢于挑战自我,创新应用武器平台,有的在本职岗位开展技术革新、进行战法攻关,有的加入技术攻关组进行训练软件开发,有的利用所学知识把“算法”加装到“战法”,解决了近百项实战化训练、装备应用、战法创新等方面的难题。他们10余次随部队到西北大漠、东南沿海执行大项军事任务,攻克数十个技战术难题,排除临战故障130余起,开创空军反导、实弹演练、体系对抗等多项纪录。
据战勤班成员、技师何锋介绍,他们研发集专业兵器教学、操作训练和考核评价于一体的“三能一体”模拟训练软件,荣获空军模拟训练软件系统二等奖,在100多个专业课目中得到应用。参加空军“红剑”演习,他们自主研发快速计算抗击距离软件,在实兵对抗中进行运用,取得22个体系战果,两次成功抗击被导演组收入经典战例库。去年,参加某次重要演练,他们紧盯作战难题,分析上千组数据,算术变战术,优化射击流程,精确操作节点,建立科学指挥、精准抗击的“数学模型”,成功命中某型目标,所在营荣立集体三等功。
“让高学历人才进入练兵备战‘中枢’,才能发挥其优势形成攥指成拳的聚合效应。”团政委周诚志介绍,针对硕士博士级别高、年龄大、经历少,到基层任职难、发挥特长难的实际,团党委采取了让高学历人才任职志愿和岗位需求双向对接的措施,为高学历人才“订制”与战斗力接轨的研究课题,为学战研战练战相统一提供了平台。
战勤班成为高学历干部知识转化战斗力的“加速器”。9年间,先后有3名博士、7名硕士在这里成长,该营有1名博士走上团职领导岗位,5名硕士任营连主官。他们带动数十名士官操纵员跟着干部技师跑线路、画图纸、建模型,测算分析技战术数据,参与故障会诊和课题研究,一批精操作、能排故、懂指挥的士官骨干正迅速成长,成为推动改革转型、投身强军实践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