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体验证明了两件事:1.冒险无处不在,荒野求生是表面,红尘闯关更刺激;2.预期越低,惊喜越足。
------------------------------------------------------
凌晨两点,我在一阵奇异的风声中醒来。仰面是帐篷缺口框出的夜空,亮到刺眼的银河如洪水般涌进眼睛。大脑缓慢转动了1分钟才反应过来:哦,我躺在撒哈拉沙漠里,这是我的毕业旅行。
从帐篷探出头,零星的篝火正飘摇风中,一只沙漠野狐狸偷吃烤鸡残渣。目之所及的荒漠里,没有一丝人类活动的声响和光亮,彻夜只有我、男友、埃及向导三人。
一股“探险爱好者独享之夜”的满足感蹭蹭上涨:这才是值得的毕业旅行啊!
本硕七年,我一直是同学口中的“阿浪”,意为喜欢“浪迹天涯”的家伙,老师打趣说我行踪如同江湖侠女。
我宿舍的书桌上挂着中国地图,衣柜上贴了数十张明信片,有的是自己出去晃荡时的纪念,有的是朋友从陌生远方寄来的问候。每次一拉开抽屉,总会蹦出几枚外国硬币,滑出几张机票火车票,顿觉自己大学时代简直生长在世界地图上。
去年6月研究生毕业在即,想想从此一入职场深似海,再无大把流浪时光可挥霍,我决定来一次酷炫如电影《白日梦想家》的冒险式旅行。
毕业旅行,理想情况自然是和同学在一起。我发了征集帖,试图游说关系好的同学随我开启非凡的冒险之旅,包含攀登印尼的火山、徒步尼泊尔的雪山、露营棕熊出没的堪察加半岛……无奈,多数朋友嫌我的梦想太疯狂,少数的有心者又因要提前入职,无法成行。
我碎碎念折磨周围人一圈,男友都看累了:“算了算了,我休年假陪你毕业旅行吧。”
等他拼凑好一周紧巴巴的假期,再配合他立场鲜明的口味,大部分险绝之境的恢宏设想已宣告幻灭。最终,在诸多候选中,C位出道的光环,落在了埃及头上。
埃及,人文导向的旅游地,挑战性相对温和。阿加莎的侦探悬疑小说,为这个北非国度镀上了神秘的光泽。冒险系数的绝对高度差了点儿,但后来的实际体验证明了两件事:1.冒险无处不在,荒野求生是表面,红尘闯关更刺激;2.预期越低,惊喜越足。
比如我没考虑到的是,6月末穆斯林世界进入斋月,严格的穆斯林在斋月的白天不能进食进水,连餐厅和商店都一律处于歇业状态。到埃及首都开罗的第一天,街道上尚且熙熙攘攘,洋溢着浓郁的中东气息。仅仅过去一个短促的夜晚,次日清晨,街市就像被大风刮过一般干净,首都的核心闹市区,竟然连货币兑换点也大门紧闭——导致我们现金储备告急的困境延续了整整五天。
比如有些旅途剧情奇异如戏。我们坐邮轮三天三夜漂在尼罗河上,前两天尚有40号人共同用餐,后来每餐人数骤减,最后只剩下我们和一位全程沉默的法国老爷爷坐在空荡荡的大厅中央。孤灯昏暗,刀叉碰撞,各怀心事,像极了阿加莎的悬疑经典作《无人生还》。
遇见有趣的人,总是旅行最漂亮的部分。负责承担撒哈拉沙漠探险部分的向导小哥,初次见面,我本以为他性情冷漠古板,行事粗糙。但是两天的相处,发觉向导心思细腻,懂得发掘生活美学。
向导带我们露营在夕阳最美的沙丘旁,指给我看崖壁上的贝壳化石,以简单而诗意的英语感叹沧海桑田;他的厨艺令人惊喜,晚间堆石块支架烤鸡块,柴火烧得噼啪作响,沙漠变得朦胧起来;夜空挂着新月,身处沙漠中央,最近的村镇也在十几公里之外,又没有任何云雾,肉眼轻松看到了晶莹剔透的银河。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大悲大喜的纠缠,我和男友感慨,这只能算是“轻冒险”旅行吧。看饱了埃及千年神庙的人文大餐,在星斗摇曳的沙漠深处,怀旧一番飞逝而去的大学时光,安安静静,倒也给予我不曾料想的快乐。
毕业旅行,小小的逗号而已啦,后头故事长着呢。
旅行结束,回国第二天,手机新闻客户端弹出突发新闻,埃及跟卡塔尔断交了,正迷迷糊糊倒时差的我“虎躯一震”。
卡塔尔是前一日从埃及回国的转机点,如今两国断交,航班取消,意味着若晚归一日,我就要像《幸福终点站》里边的汤姆·汉克斯,被困异国他乡了呐,这一场毕业旅行,原来我还是经历了最大的冒险。
海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