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西南部的全罗北道,有个叫“益山”的地方,益山有个圆光大学,圆光大学有所孔子学院。在这个被当地人自谦为“乡下”的“小地方”,圆光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圆光孔院”)已经有声有色地运营了4年。
在全球500多所孔子学院中,圆光孔院算是“小字辈”。之所以说“小”,一是它成立比较晚,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挂牌,圆光孔院则成立于10年后的2014年9月。二是,与绝大多数孔子学院不同,圆光孔院规模比较小,中方常设人员仅有中方院长、六七位外派教师和志愿者教师。
除了“小”,圆光孔院还有个特点:孔子学院通常是由一所外方大学和一所中方大学合作开办,圆光孔院的中方合作学校却有两所: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
如果认为圆光孔院的与众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小”和“三校联办”,那就流于表面了。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这所孔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展的项目活动内容非常密集且丰富多彩。更为人所称道的是,结合所在学校和当地特点,圆光孔院4年来运营得风生水起,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主旨之下,圆光孔院特色何在?用圆光孔院中方院长陈明舒的话说:这是一所以汉语言文化传播为基础,以学术型、产业型为特点的孔子学院。
“基础”的汉语言文化转播方面,据陈明舒院长介绍,在常规的汉语教学之外,圆光孔院还承担了汉语教师培训工作。虽然规模小、人员少,圆光孔院这些年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举办“中韩法律对比研讨会”“全罗北道本土汉语教师培训”“韩国全国韩医韩药专业孔院医药杯大赛”“全国中学生汉语演讲大赛”,等等。
陈明舒院长特别介绍,韩国各地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各种展会,每逢此时,孔院都非常用心地设计和布置展台,用书法家撰写姓名解读和座右铭、专业茶人推介安化黑茶和讲述茶马古道文化故事、专业厨师表演制作中国食品、请韩国学生设计游戏环节等形式,吸引人们来孔院展台了解咨询。由此,圆光孔院打造了一套成熟而富有吸引力的“中国茶、中国书画、中国知识”文化体验模式,深受韩国民众喜爱。这套模式还多次受邀到其他孔院助阵表演。圆光孔院在当地、在韩国声名日隆,许多大学院系和相关社会单位邀请孔院老师去开办中国文化讲座,讲中国菜,讲中国茶文化,讲汉语的特色,讲汉语水平考试(HSK),等等。
说到圆光孔院的特色,20年前曾带领学生造访中国青年报社的圆光大学校长金道宗教授,面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时话语滔滔。金校长对圆光孔院日常运营了如指掌,他说,一般孔院主要从事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等活动,韩国的孔子学院已经成为韩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也是韩国人学习汉语和培养“知华”人才的摇篮。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从2014年担任圆光大学校长起,就建议并支持把圆光孔院打造成一个学术型、产业型孔子学院,希望圆光孔院更加着重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金道宗校长表示,圆光孔院有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两所中方合作学校,这是一个优势。师大在承担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等活动方面有显著的特长和经验;而韩医韩药是圆光大学的优势学科,与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契合度非常高,双方在医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上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圆光孔院打造学术型、产业型孔院的理念现在初见成效,为此,金校长对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两任中方院长赞誉有加,比如说陈明舒院长“具有很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很好开展汉语教学活动的同时,还拓展了人们通常理解的“文化交流”的内涵,为中国企业进入韩国提供信息,在韩企、中企之间牵线搭桥,促进双方商贸交流往来。让湖南安化黑茶参展韩国的茶博会、帮助安化黑茶在韩国寻找到合作伙伴,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作为中方院长,陈明舒当然不会忘记孔子学院的主责主业。他对建设学术型、产业型孔院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认为这与主责主业并不矛盾。陈明舒院长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孔子学院的根本职能是语言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机构,本身不是研究单位,也不是生产部门,因此,它在研究与产业方面的功能主要是桥梁作用。例如,圆光孔院每年都会组织中韩传统医学药学研讨会,两国科研人员来来往往,有共同兴趣的学者可以通过研讨和交流找到中意的合作者,这就是好的结果。又比如,圆光孔院把安化黑茶及黑茶文化纳入常规工作之中,打造益山与益阳“双益黑茶文化产业项目”平台,但只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并不介入具体的商业行为。
诚如金道宗校长所言,圆光孔院形成自己的特色且成绩显著,离不开中方院长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陈明舒院长本人没有对“开拓精神”多作表述,倒是结合本人经历和特长对孔院中方院长的素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学中文出身,在韩国首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能说流利的英语、韩语和泰语,曾在印尼、泰国、韩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对外汉语教育战线上的一位老兵。在韩国多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他可以与当地政府机构和社会“无缝对接”。行政工作之外,多才多艺的陈明舒还经常给学生上美术课、教书法、教国画。他的中文特长,更是让他既可以教年轻人中文,又能够与老一辈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交流古代诗文。
万变不离其宗,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增进理解与互信,都是孔子学院的题中应有之义。特色鲜明的圆光孔院,在益山这个“小地方”努力工作、诚心交朋友,“发现”并培育了一茬儿又一茬“知中”人士——
金元信教授,圆光孔院前任韩方院长。因为所从事的专业等原因,本来与中国关联不多,圆光大学有了孔子学院之后,他不光自己积极参加孔院学习,支持和组织孔院活动,还把孩子带到孔院来学习中文。金元信教授现在非常自豪地认为自己是“知华”人士。尽管已经离任孔院韩方院长,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对孔院工作仍然支持有加。
金在龙教授,一位穿传统韩服、长发美髯白衣飘飘、看起来颇有仙风道骨的长者。他自称“孔子的弟子”,热爱中国文化,熟读四书五经,会吟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里面的许多篇章。金在龙教授只是孔子学院的一名学生,但他早已成为孔院和陈明舒院长的朋友,孔院的事情无论巨细,只要有需要,他总是乐于开着私家车出手相助。
徐瑜璃、辛芝欣,两位聪明、漂亮的圆光大学韩医系女生。因为“对中国有兴趣”,她们开始在孔院学习汉语;又因为喜欢汉语,并参加过孔院组织的赴中国游学活动,她们开始“喜欢中国”。她们的手机装了微信,通讯录里有不少中国朋友。
……
很快就将任期届满离任的陈明舒院长,对孔院工作颇有心得并仍恋恋不舍。他说,要做好孔院工作,素质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而且创意和激情缺一不可。“我真诚地希望圆光孔院的特色可以鲜明而持久,也希望圆光孔院在韩国发现、培育更多的‘知华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高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