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的哥哥姐姐们告诉我们,他们要用10天时间让我们的教室大变样,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如今他们做到了,这里好漂亮!”8月2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李庄中学,初一的陈慧君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到“梦想教室”参观。
鹅黄配新绿的墙壁上,搭配青春活泼的涂鸦彩绘,摆放整齐的桌椅和书架,张曜麒的团队终于把“梦想教室”建成了。张曜麒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他和团队成员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设计、筹备和10天的建造,把一张平面图变成了如今的“梦想教室”,在他们看来,这是“为孩子们描绘梦想的模样”。
2017年8月,张曜麒入选同济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为李庄中学的一名支教老师。支教一年,张曜麒曾不止一次思考,“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缺少些什么?”他了解到,李庄镇一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乡,“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电子产品缩短了亲情的距离,但孩子们‘玩’的时间被电子产品挤占得太多。”如何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产品以外的世界,成为了时常困扰张曜麒的问题。
张曜麒本科所学专业是风景园林,他想到也许可以运用自己本科所了解的室内设计相关知识,组织本学院的同学们,在李庄中学建造一个在色彩、布局与活动设计等方面都十分吸引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一方面能够分散孩子们在电子产品上的注意力与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自信心、自控力和其他能力素质的培养。”就这样,“梦想教室”的想法初具雏形。张曜麒在支教期间就对学校环境进行调研,最终决定对长期闲置的李庄中学爱心书屋进行改造,这一想法得到了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一个划分为课堂区、阅读区、绘画区、手工区和舞台表演区的“梦想教室”变得渐渐清晰。今年8月9日,已经完成支教离开李庄中学近一个月的张曜麒,再次踏上李庄镇“故土”,正式开始“梦想教室”的建造工作。团队的17个成员,分为设计组、课程组与媒体组。设计组承担室内全部的分区设计与施工;课程组负责为孩子们精心准备梦想课堂的内容;媒体组负责用镜头对施工过程进行完整记录。
尽管前期做了很多筹备工作,但当真正进场施工后,团队成员才意识到实践过程中的巨大困难。杂乱无章的书堆,凹凸不平的墙面,受潮变形的地板,多处漏水的屋顶,无处安放的投影仪,复杂密集的电路……8月的四川,闷热不堪,高强度的工作经常让团队成员们挥汗如雨。
团队成员们一趟趟地搬运墙砖、水泥、鹅卵石,细致地涂抹水泥、油漆,不厌其烦地安装家具上的每一颗螺钉,耐心地擦拭每一个角落……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团队成员们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一大早就又立即投入工作;为了将经费多用于梦想教室的建设,17个成员选择住在李庄中学的一间教室里,省下了住宿的开支。
“第一次觉得10天这样漫长,第一次方案落地的公益项目,远比想象中要艰难,但也比想象中有趣。”设计组组长张滢心说。8月22日,张曜麒启程离开李庄镇,在他看来,已经建成的“梦想教室”和他最初脑海中想的一模一样,孩子们可以把课堂区的梯形课桌排列成各种形状用于上课或讨论,可以在绘画区绘制画作,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手工、栽培植物、练习舞蹈……回程前,课程组的陈霞感慨:“在这里,我们也收获了友谊。我们将永存这份美好的记忆,相信在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依然熠熠生辉。”
“这是我们来李庄做的第一件大事,看到孩子们欣喜的眼神,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一定要竭尽所能,让孩子们相信,美好的未来正在等着他们。”在同济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韩鸿毅看来,他们担负着保护好孩子们梦想的重任。
9月7日,同济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祁晓宇,正在“梦想教室”里给初一的孩子们教授新学期第一节音乐课,课堂气氛欢快融洽,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回荡在李庄中学。
同济大学 徐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