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到今天,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的举行和大桥的正式通车,长安大学校园里一派喜气洋洋。
“我们学校共有6个科研团队参与到大桥科研攻关中,多位人员参与了项目难题的技术攻关,更有很多校友直接奋战在大桥建设一线。”长安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郗波骄傲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据了解,在港珠澳大桥长达15年的建设过程中,长安大学科研团队及校友全面参与包括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为大桥的建设运营作出突出贡献。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长安大学充分发挥公路桥梁隧道方面的专业优势,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开展多项技术难题攻关,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长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耀文说起学校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科技攻关的6个科研团队如数家珍:
沙爱民、陈华鑫教授团队承担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节段式沉管隧道路面关键技术”研究;贺拴海教授团队承担“青州航道桥主桥的施工过程精细化分析及控制”研究;谢永利教授团队承担“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刘健新、李加武教授团队承担“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结构抗风性能试验”研究;王元庆教授团队承担“大桥建设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实践后评价专题”研究;杨志强教授团队承担“岛隧工程深水深槽长距离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测控技术”研究。
港珠澳大桥地处台风、航运、海事、环保、景观、航空管制等诸多因素约束的伶仃洋区域,为保证航空和航运不受影响,经过研究论证,大桥采取“桥—岛—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其中海底沉管隧道长达6.7公里,并采用海平面以下45米的深埋方案,无论从建设长度还是水下施工难度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长安大学的沙爱民、陈华鑫教授团队在承担的研究任务中,针对节段式沉管隧道管节之间变形大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的路面结构和沉管接头的路面材料设计方案,良好地适应管节之间的变形。此外还开展足尺沉管隧道路面燃烧试验,设计阻燃路面材料,其燃烧时间比普通路面燃烧时间减少150秒左右;气场温度比普通路面降低30℃,阻燃效果十分明显。
谢永利教授团队承担的研究项目包括两个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为准确评估港珠澳沉管隧道在多工况条件下的基底回弹、沉降、纵向刚度变化情况以及沉管隧道剪力键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杨志强教授团队承担的岛隧工程深水深槽长距离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测控技术研究,借助长安大学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磁悬浮陀螺及受限空间定向技术,攻克港珠澳大桥长距离海底沉管隧道的精准对接难题。
从海面上遥望港珠澳大桥,犹如长龙卧波,主体工程的三座通航孔桥: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九洲航道桥优美壮观。
贺拴海教授团队承担的青州航道桥主桥的施工过程精细化分析及控制研究,进行世界首座斜拉桥主塔“中国结”造型横向支撑体系的预制、拼装、吊装、安装、焊接过程的精细化分析及控制,为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钢结构结型撑与混凝土桥塔完美连接提供了技术支持。
刘健新、李加武教授团队在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主梁涡振抑制措施,大幅降低该桥主梁风致振动减振费用,实现台风期间桥塔施工的安全,确保了主桥工期。优化的斜拉索减振方案,节约拉索减振装置的成本,延长拉索的疲劳寿命。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之外的研究工作,同样关键而颇有成就。评估海底沉管隧道工程的安全性时,除了基础工程建设方面的考量外,运营期间的通风、防灾、救援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沉管隧道通风技术的研究中,曾经承担“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谢永利教授团队给予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港珠澳大桥运营120年的目标提供了保障。
当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华丽亮相时,曾多次踏上大桥施工现场的贺拴海教授百感交集:“港珠澳大桥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它的建设凝聚无数建设者的非凡智慧和辛勤劳动,它的开通也是我们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相信在未来,我们会建成更多像港珠澳大桥一样的超级工程,为实现交通强国的梦想贡献力量。”
自1951年建校之日起,长安大学就一直致力于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为公路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行业发展辛勤付出。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随处可见长安大学优秀校友的身影。仅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来自长安大学的校友就有12名之多。从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到大桥前期规划设计论证专家、施工中沉管隧道项目技术专家、中交公路规划院副院长徐国平,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高星林,到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桥塔“海豚塔”的设计负责人文锋,从桥面铺装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杨东来,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三地联合办公室负责人门小雄。无论是总体规划、前期施工方案制定还是管理、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环保等环节,都有长安大学优秀校友的创新智慧。
1985年考入原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前身),攻读桥梁与隧道专业研究生的苏权科,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工程师。从2004年起就参与大桥建设的他说,“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标准:一定要建一个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桥,世界一流的桥,一个为中国人争气的桥。”
本报西安10月24日电
冯秋香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