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传奇

“应试教育失败产物”的成功学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0月31日   11 版)

    在26岁的李泰伯身上,很难找到那个“失败者”的标签了。前不久,他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方法学》上发表了第二篇文章,“解决了功能基因组网络研究的一个棘手问题”,这还仅是他硕士期间完成的工作。如今,他正在攻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理学双博士学位。该项目去年在全美录取了10个学生。

    8年前,那个标签还是他甩不掉的噩梦。那时他18岁,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但是,申请11所美国大学均被拒绝的经历,让他变成了媒体上一个典型的失败者。

    有人把他归为“应试教育的失败产物”“书呆子”,还有人把他列进“高考状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他当学生会主席、参加“模拟联合国”的选修课,都被解读成“混简历”。

    李泰伯的多位同学都为他当时的遭遇感到不平:李泰伯在高二下学期之后才决定准备出国,而多数准备出国的同学此时已进行了近一年的筹备;他所申请的11所学校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全美国排名前20的名校,又都只申请全额奖学金,这种情况下谁被拒绝都有可能。

    “无论他人怎么包装,我都认为最主要的是眼前和未来的工作,而不是过去。”李泰伯坚信。他不想“用别人说话的自由惩罚自己”。

    那次申请失败后,他选择去香港读书。其间还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询问是否有交流项目,对方邀请他直接申请转学。

    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匆忙完成所有的申请材料。麻省理工学院给了他全额奖学金,让他进入全美最好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

    离开香港前,他将自己的感悟记录在社交网站上:“我发现,原来这些遗憾和失败,也是我最大的收获……纵使执着的目标和计划相当重要,人生又何尝不能短暂摆脱犹豫和拘泥,用即兴的心态,‘做年轻人才会做的事’。”

    更多的尝试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失败。对钢琴有自信的他想加入键盘队,但是第一轮面试都没通过。他遭遇了各种比赛的失利,简历改了10次还是没有申请到心仪的实习机会。后来在MIT,他想参加阿卡贝拉合唱团,结果因为没人起调就不会照着谱子直接唱,当面被人拒绝,称“我们需要更专业的人”。“研究过程里的失败更多,我可能几天都说不完。”

    然而短暂的挫折没有延宕他的脚步。到波士顿的第二年,他申请去英国剑桥大学交流1年。在那里,他第一次穿上了白大褂,进入医院,目睹当地的儿科医生如何安抚患者家属情绪,把复杂的危重症解释得清清楚楚。他还跟着完全陌生的项目组,前往非洲加纳的医院。人满为患的病房里,他见过孩子在他面前停止了呼吸。他以为自己会在那里见到的更多是疟疾患者,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内科病房里的病人患有糖尿病。

    “全球健康”问题自此激发了他的兴趣。他意识到计算机作为工具,能让他更好地“治病救人”。医生这个职业可能带来的成就感驱使着他。医学-理学双博士的项目恰好能满足他研究、教学、临床兼顾的需求,能给他无限开放的可能性。于是,他没有再眷恋计算机行业不错的前景和薪酬,而是立即准备投入一场长达8年的医学训练中。

    17所学校中“半数发放了录取通知”,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 7年前拒绝他的大学向他敞开大门。他最想要的霍普金斯大学的通行证,也被等到了。

    没想到的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刻,被他淡忘许久的“失败者”标签再次出现了。他微博里放出的录取通知被媒体发现,拟就出新故事:“8年前被11所学校拒绝的高考状元如今怎样了?”

    远隔重洋的李泰伯没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名的头衔保质期通常只有一年,这则“新瓶装旧酒”的故事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而今年开始,宣传“状元”已经成为被官方明令禁止的行为。

    他仍旧像高中时期的自己那样,在密集的课程、研究、医院实习之外,主动参加其他学生活动。他担任霍普金斯“学生健康计划”的联席主席,帮助医学院的学生减压。他有时会邀请按摩师来校,还会请学长来介绍如何经营异地恋。他还作为全美最大的医生组织“美国医学会 (AMA)”的成员,草拟了一份关于“鼓励医学生参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方面研究”的提案,6月刚刚在芝加哥举行的AMA大会上通过。

    李泰伯投入了一个对失败不那么敏感的新环境中。比李泰伯入学清华早了10年、如今在霍普金斯做博士后的宋欣东描述:“这里没有教育你要满足一个什么样的范式。你先找个好玩的事儿,能不能做再说,然后不断地失败、受挫。”在宋欣东的实验室,有一半的人直到毕业还没“发文章”。但是学术委员会会综合考虑,“即便你的研究只是证明目前在人类极限内,某条路最终走不通,这种‘失败’的价值也很大”。

    宋欣东觉得,李泰伯当年的“失败”未必是坏事,“那是一种历练”。而今天,他如果尽全力后“失败”,也会被这里的师生肯定其探索的价值。

    李泰伯将满27岁。国内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同龄人面对着新的“成功”标准的考验:成家立业。但是这份压力李泰伯从没当回事儿。他发给记者一份他所在实验室的介绍链接,“或许几年后我们实验室就能延缓人类衰老了”。

    今年5月,“8年前被11所学校拒绝的高考状元如今怎样了”的那条新闻,再次被转载到各大门户网站上。评论区还是充斥着对他的质疑:“读这么多年书,是不是这人只会读书?”“当年被拒绝,肯定还是这个人有硬伤。”

    但是对于李泰伯来说,这些评价并不重要。他现在考虑的是能救多少病人。在他的班级里,有人曾经与康德哲学、王尔德的诗为伴,也有人做过木匠,或是在投资银行工作。他们谈过各种话题,但已经很久没人在意“成功”这个词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31日 11 版

画出正义的笔
锦鲤归于贫穷
“应试教育失败产物”的成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