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开始,投资人宋玉鸣就担任第一届“挑战杯”的评委,如今比赛提档升级成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成为中国青年创业领域的重要赛事。作为大赛机制成长见证者的他认为,20年间,团中央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已经沉淀下一种“创业比赛文化”——年轻人是这里的主角,评委只是配角:青年在这里成长。
在比赛过程中,青年如何成长?他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尽管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但“创青春”赛场上的项目水平要高于市场上的平均水平。宋玉鸣会给同行专门介绍一些大赛上冒出的优秀项目,投资人不用满世界地找项目,完全可以来到赛场找项目谈投资。
说起比赛的演变,宋玉鸣坦言发生了巨大变化,20年前的第一届比赛时,可以市场化转化的项目基本上没有。如今的赛场上,可以落地的学生创业项目,平均在70%左右,实践赛项目的比例更高,能达到90%。
从纸上谈兵到落地,宋玉鸣认为,变化的背后是创业环境好了,学生素质也显著提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掌握核心技术的比例更高了。
“从今年的实践赛来看,50%~60%的项目拥有核心技术,不少项目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生持有技术的比例比往年更高了。”他发现,很多项目都是学生自己拥有专利,或者是与老师一起申报专利,这是对创业非常有利的条件。
宋玉鸣发现,前些年很少有选手提及自己的失败经历,现在年轻的创业者愿意表达失败经历的越来越多。“这是好事,一方面说明年轻的创业者成长了,另一方面表明他们经历了市场复杂性的历练,承受失败的能力也提高了。”他说。
有人说,这几年资本变得更加“冷静”。大学生创业者该如何融资?“资本还是逐利的,好的项目并不会受到影响。”他建议,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多参加一些创业类的比赛,很多评委就是投资人,获得好的比赛成绩,相应会受到更多关注。同时,创业者可以多参加资本对接会。
“一定要注意,校园里的创业者要谨防上当受骗。”他提醒,年轻的创业者对资本要有甄别意识,打听清楚一些投资人的背景。如果难以分辨,他支招可以聘请专业律师。
校园创业者初出茅庐,免不了有“书生气”,他还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赛场上的创业者不太了解“资本语言”。比如,在做创业计划书时,第一轮投资往往会提及,用10%左右的股权融资1000万元。
“这并不现实。”宋玉鸣表示,年轻技术型创业者也要学会与资本“对话”。在前两轮投资中,资本往往占有比较大的股份,通常是在40%至50%,投资人要保证投资的利益不被稀释。
可是,年轻的创业者如何保证自己的核心利益?他支招,一定要学会与投资人谈判,比如签订对赌协议,规定回购股份的权利,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关心,哪个阶段创业最合适?宋玉鸣认为,本科生创业最好是在大三之后,或者考上硕士研究生后进行创业,一方面创业者还是要打牢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创业者心理的成熟,更有利于创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