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老景度过自己的高三,带着宁夏人的质朴,来到北京上大学。老景在大学里认认真真学习,毕业后留校踏踏实实工作。在学院里数百名学生面前,老景比较稳重矜持,教书育人,一丝不苟。在学校同事们中间,老景是个不大不小的中层领导,不能太放得开。在我们这些同龄人里,老景还算活跃,有点小幽默,早早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属于方方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那种。对于朋友们来说,老景是最没有新闻效应的。没想到啊没想到,老景这么质朴、低调的人,竟然写了本书,记录自己和儿子,不,是自己、妻子和儿子一起度过的高三时光。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高三这一年,被赋予了极为特殊的意义。人们把高三与大学、工作、爱情、婚姻,乃至命运、人生联系在一起。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火车扳道工,高三,悄悄地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不管愿不愿意,以后想要有所修正,都要费上极大的气力。
不仅如此,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远离父母的过程。高三,就是孩子这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是彻底远离父母之前的加速冲天,到达经过十几年设定的预定轨道之后,基本上就是在轨运行啦,很少重回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状态。正因如此,高三这一年,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显得弥足珍贵:经历时,惊心动魄;回忆时,感慨万千。
《高三这一年》,老景用随笔的形式,记录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兼顾工作与家庭的爸爸,温柔贤惠又有点小臭美的妈妈,活泼懂事又不那么追求“卓越”的儿子,一家三口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看得出来,他们关系密切而和谐,其乐融融,“爱”透纸背。高三时发生的事情,林林总总,大到为参加自主招生的努力、高考成绩揭晓时的冲动,小到周末的早餐、假期的减肥计划,不一而足,勾勒出一幅中国城市普通家庭奋战高三的图画。高三的焦虑、担忧与困惑,像雪花一样,消融在父母和孩子的相互关爱里,无声无息,不见踪影。
老景刚跟我透露他写了这本书稿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我说,你的书的销量,取决于孩子是否能上北大清华。当我细细品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错了。
老景没有那么功利,不是为销量而写书。毕竟,绝大多数的考生考不上北清,他们的父母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也与孩子度过了难忘的高三岁月,他们的经历也都非常宝贵。老景只是非常纯粹地来记录高三这一年的育儿心得,记录下孩子的生活,回忆孩子儿时的趣事,甚至也会晒一晒自己小时候生活的艰辛,自己上大学时的苦恼,咂吧出几分苦涩和困惑,也呈现出中国社会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取得的巨大进步。
掩卷而思,想想中国当前的亲子关系,似乎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端是“遭遇”父母过度关注甚至溺爱的孩子;另一端是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农村里居多,城市里也有,比如那些完全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或过多地由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照顾的儿童。如同一端是肥胖,一端是营养不良。尽管老景在学校里是做学生工作的,培养的学生成千上万,算是非常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了,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也在摸索教育方法,不停地调试对孩子的影响力度。
老景感慨地说,自己和妻子从西北穷困的地方一路走来,体会了生活中的诸多滋味,感恩于获得的一切。儿子出生和成长在北京,有深爱他的爸爸妈妈,他已经很“富有”,对儿子的过分担心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应该让儿子自己去体验、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去寻找和获取他真正想要并能够要得的生活。看来老景经历过,想开了,明白了,自然也就透彻了。
老景说,无论你多么爱自己的孩子,都不要试图把他或她完全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我觉得,父母需要做到,不要让孩子成为你不想要他或她成为的样子。或许,这就足够了。对孩子,要关注但不过分关注,掌握好度,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老景说,我只是描述了真实,不敢也不想赋予这本书什么特别的意义。的确,普通人之间多些真诚的交流,本身应该具有意义。看看别人家的高三生活,泛言之,别人家的日常生活,或许你会莞尔一笑,或许你会受到一点启迪,或许你会有一点反思,或许你会认为有一点琐碎。不管怎样,一颗石子儿投下去,总会泛起涟漪。
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