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靶向定位”:破解社会痛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05日   T01 版)

    时光前移,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大都停留在“锦上添花”的阶段。志愿服务发展伊始,兴趣来了,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两场活动的“志愿者”并不少。而近些年,志愿服务越来越多地成为“雪中送炭”的工作。更多专业团队和掌握不同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大学生加入进来,为志愿服务注入专业的“血液”。

    “2018德阳志交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8个不同类别的590个志愿服务项目集中亮相。小而美、可复制性强、具有引领性等词成为不少评委频频送出的评价。而这些评价背后,往往是一些专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

    爱的呵护——弥补“无知”造成的伤痛

    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朱天垣,最痛心的就是接诊未婚女性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尤其是在遇到低龄未婚女性时,她总是既心痛又无奈。

    在朱天垣的记忆中,她曾经接诊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

    为了让更多育龄女性少受伤害,2012年,朱天垣和同事们开展“爱的呵护——流产后女性关爱”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到医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讲解人工流产的危害、避孕知识等,帮助她们预防下一次不想要的怀孕情况,减少生殖健康危害。

    在工作中,朱天垣和同事发现,志愿服务内容仅对人工流产后患者的关爱还不够。特别是面对一些短时间内再次前来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朱天垣内心总是惋惜她们“人工流产的危害意识太弱了”。

    有时候,朱天垣甚至有些矛盾,为了减少手术造成的伤害,做手术时尽可能小心地帮她们减少疼痛和伤害,但这反而让她们容易忽略这种手术的风险。

    “更好的保护就是避免不必要的人工流产”。于是,大家开始将志愿服务对象范围前置。不再只面向术后患者、育龄女性,低龄未婚女性也成了他们的关注对象。

    为了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来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一群医务工作者不仅在医院各个病区进行宣讲,还成立宣讲团,贡献出自己的休息、休假时间,走出医院,定期进校园、社区、企业等低龄未婚女性密集的单位,举办预防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系列讲座,宣传人流的危害及生殖健康知识等。

    一开始,宣讲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很少有人提问,“递条子”的也寥寥无几。宣讲结束,朱天垣在微信上,收到不少人的询问和求助。她明白了,不是讲得不好,是大家不好意思当场提问。

    为了让宣讲深入人心,脱下白大褂的团队成员没少花心思。大家还专门排练情景剧、拍摄微电影,用生动贴切的故事进行宣教。

    很多时候,他们的宣讲不只针对女性。

    朱天垣坦言,“我们更愿意让她们的伴侣也一起了解,提高女性及其伴侣双方对主动、科学、合理避孕的认知”。

    光靠医院专业志愿者的努力还不够,“爱的呵护——流产后关爱”项目为了确保志愿者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还与参与项目的每位社会志愿者签订3年合作协议,为这些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和他们一起开展关爱活动。

    在3年的周期内,他们会每半年进行一次数据分析报告。截至目前,团队共对5990例流产患者就年龄、流产后避孕方法的落实情况、随访、重复流产、所有非意愿妊娠的人工流产和高危流产女性的长效避孕措施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他们的工作有效降低了年轻女性意外怀孕和患者的重复人工流产率。

    团队成员李元超介绍,通过实施用户匿名建档,一对一单独咨询辅导等形式,在专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努力下,流产3个月、6个月、全年再次意外流产率明显下降,已劝返欲行人工流产患者62人。

    “群养之家”——缓解年轻父母焦虑

    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不少年轻家长们所困惑的问题。即使一些自身拥有较高学历的家长,在面对教育孩子这一“人生考题”时,也并不能完全应对自如。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答辩现场,来自天津的李增庆向评委分析“群养之家公益家庭教育”项目。

    在他看来,“独养”的环境中,孩子们普遍缺乏群体活动参与,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很少经过系统的相关学习和培训,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缺失,缺乏自我学习和成长意识。

    怎么办?

    2013年,5岁孩子的父亲李增庆和几名孩子的家长一合计,决定创办“群养之家”,通过开展各类公益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为4~12岁儿童创造更多群养环境,为家长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关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

    怎么群养?群养干些什么?

    在“群养之家”,孩子们可以一起进行包括国学诵读、语言锻炼、科学动手、主题活动、趣味互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在内的七大类活动。发起“群养之家”的家长们希望,孩子们通过参与群体活动,提升沟通交流、独立处理问题、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

    事实上,每一次看似简单的亲子活动,在正式开展之前,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的几名家长都要精心策划、认真讨论多次。

    “小小采购员”就是大家为低龄儿童设计的诸多活动之一。前期准备阶段,家长要引导孩子列好包含10种不同类型物品的购物清单,并交代孩子自己保存好清单。

    “仅这项任务就不简单。”李增庆解释,对学龄前儿童,不会写字也不认识拼音,这个时候清单要怎么列?不同类型物品要怎么区分?这些都需要家长耐心引导。

    活动中,如何做到完全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又确保他们的安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怎么确定采购路线?找不到的时候如何向周围人求助?排队付款时是选择就近还是人少的队伍……“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点滴成长和收获,都要在组织活动时有所设计。”李增庆说。

    近5年来,“群养之家”由最初的8个家庭发展为辐射滨海新区近1000个家庭的公益组织。

    李增庆做了个统计,结合年龄特点,“群养之家”为孩子们提供寓教于乐的群体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公益亲子活动超过300场次。针对家长,他们还组织了50场次亲子教育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育儿理念,提升家长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意识,使家长形成共同学习的朋友圈。

    “你们的项目在当下的中国很有价值,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家长找到了缓解焦虑的途径。”2018德阳志交会答辩现场,有评委肯定了李增庆“群养之家”项目的现实意义及先进理念。

    他认为,该项目不仅提出“群养”的概念,而且在“1.0阶段”已经体现出很好的现实意义。同时,该评委也给出建议,希望他们能够在“2.0阶段”整合政府资金和专家资源,向更多地方推广。

    院前急救——让生命不留遗憾

    “每年,我们国家发生心脏病猝死的病例大概有50万人,而近90%发生在医务场所之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团委书记刘淑清介绍,在黄金4分钟生命窗之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十分重要,但是这项急救技能的普及,并不乐观。公共场所AED体外除颤仪的配备、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人都很少。

    为了让这项关乎生命的关键急救技术得到普及,2015年年底,刘淑清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启动“生死瞬间 分秒必争——院前心肺复苏公益培训”项目,对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军警、大中学生、环卫工人、社会志愿者等进行培训。

    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全员普及心肺复苏知识以来,不仅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全部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就连在医院工作的清洁工、修理工,也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就是想让这项技术首先在医院实现无死角。

    “虽然目前收效不是很明显,但是这项工作的意义却是无穷的。”在刘淑清看来,能够掌握这项技术,在有人需要救助的时候出手相救,为进一步抢救生命争取时间,提高被救人员生存质量,挽救的不只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孙德俊有个观点,做项目不是搞活动。刘淑清介绍,在一开始,孙德俊就要求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常态化地开展服务活动、定期总结评估服务效果,体现专业化、保持常态化、实现精品化。

    项目发起人刘淑清介绍,连续3年,团队参与暖冬行动,走进火车站、机场培训乘务人员。2018年春运期间,志愿者两次登上列车,培训乘务人员及旅客100多人。

    院前心肺复苏培训对志愿者专业性要求非常高,而在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中,团队核心成员涵盖了医院宣传、保障等部门的负责人及心脏中心专家30人,其中6名成员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BLS)培训师证书、5名成员获得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证书。

    今年,该项目已经开展培训15次,培训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军警、大中学生、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800余人,投入志愿者336人次,服务时数1836小时,提前完成年度培训计划。

    “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院前急救和120无缝对接,让生命不留遗憾。”刘淑清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05日 T01 版

志交会观潮:中国志愿服务日益“精致到牙齿”
“小而美”:服务与需求完美对接
“靶向定位”:破解社会痛点
超大信息量 志愿嘉年华
厚积薄发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