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在村“两委”换届中当选为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钱湾村党总支副书记的郜雨云来说,比“提拔”更开心的是工作中充满了“成就感”。
当初,这个90后通过公开选拔走上村团支书的岗位。“那时迷茫过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是村干部,能带领大伙干事。但真有事时,发现自己的话没人听。”郜雨云说。
为此,郜雨云开始主动走进青年,“摸排”村里有哪些单身青年,并积极联系他们参加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以前喊个人帮忙都喊不动,现在微信群里发个通知,大家都来了,今年我们村的美丽乡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被评为省级优秀呢!”
自2009年起,义安区率先试点村级团组织负责人配备工作,为每个行政村团支书每人每月发放350元补贴,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专人从事共青团工作,将工作对象“整合”为工作力量,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为共青团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村级团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是铜陵共青团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陵各级团组织以“强化资源整合”为主抓手,扩大工作力量和阵地,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机制建设、内涵挖掘和工作创新。
围绕党政中心发挥优势“招才引智”
今年“五四”,一封题为《致海内外铜陵青年的一封家书》的倡议信在网上“刷屏”。团铜陵市委向广大铜陵籍青年发出邀请和号召——大伙无论身在何处,都为家乡发展多出主意、多谋良策,做家乡的宣传员、代言人,邀请更多的青年伙伴来铜陵创业发展。
该倡议信一经发出,无数网友留言点赞。“家书”活动是团铜陵市委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大局,引领青年回乡创业,助力铜陵建设和发展的系列举措之一。“铜陵需要人才,需要青年回来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的‘双招双引’工作,团市委积极参与、发挥优势‘招才引智’”。团铜陵市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让铜陵籍学子更好地了解家乡,鼓励他们立志成才、回报家乡,今年暑期,铜陵市委组织部与团市委联合主办“厚植家乡情结,立志回报铜陵”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来自46所国内高校的100余名优秀大学生来到铜陵。为了搭建人才引进的桥梁,团铜陵市委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了“市校共青团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近年来,团铜陵市委加强顶层设计,增强主动整合资源的意识和能力,3年来共争取到市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基层共青团重点工作项目。团市委还专门向财政部门争取了重点工作项目经费,真正将资源“炒热”“放大”。
激发有志青年干事创业热情
据团义安区委书记章彩云介绍,当初经过公开选拔、联推竞选的村团支部书记,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很多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如何确保“双肩挑”的村团支部书记不因村里的行政事务而影响到共青团工作?义安区专门实施清单工作法,让基层团组织给自己制定“及格成绩单”,推行村级团干绩效考评制度,从财政争取专项经费,每年对考核优秀的村级团干加发30%的工作补助,对连续两年排名在后的村级团干直接免职。
“每天的营业额有4000多元,平均每天能收到30多个快递,每个月收入有5000多元钱,这都是多亏了我们村团支书!”从浙江返乡后,义安区东湖村青年华胜利经营起了农村淘宝店。
但加入农村淘宝服务站有条件,要拿着“农村淘宝”的牌子,在两天内和100名村民微笑合影,这对刚返乡的青年来说是个难题,他们大多很小就随父母外出,和乡亲们并不熟悉。
村团支书郜志娟在了解了华胜利的难处后,陪着他一户户跑,有了村干部做信用背书,华胜利很快完成了任务。
在团干出身的东埂村村委会主任艾世东看来,凝聚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基层缺人,我们要盘活人才资源,让他们发挥一技之长服务青年”。
2016年春节,他了解到在外务工青年牧启明有回乡打算,就主动帮他在家乡联系场地、提供技术指导,做起了“稻虾共养”。2016年村团支部换届时,牧启明当选村团支部委员,并在今年接替艾世东,当选为村团支部书记。
为了破解基层青年人才问题,2017年,团铜陵市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通知》。义安区也专门下文,要求建设“专、兼、挂”相结合的乡镇团委班子,只要是符合配备条件,有干事热情的有志青年皆可被选为村团组织负责人。
资源共享扩大团组织影响力
“以后能跟在外打工的妈妈通电话啦!”近日,枞阳县新丰小学六年级学生周慧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获赠一块电话手表。
不久前,团铜陵市委组织开展“千人千愿”微爱圆梦精准扶贫活动,面向全市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少年儿童,公开征集不少于1000个的“微心愿”。
在团市委的号召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完成1117个“微心愿”。其中,本土青年电商、艺福江南实业集团一次性帮助数百名儿童完成心愿,为他们送去书本和文具用品。
“共青团的资源有限,但是要在大局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社会关注点,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找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希望共青团去做的事。”团铜陵市委书记方小雄总结道。
只有资源共享,才能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近年来,团铜陵市委将“青年之家”向青年周边的社区、咖啡馆、众创空间、书店等公共场所延伸。郊区还将面向青少年提供的心理教育、权益维护等公共服务纳入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交流“微平台”,让青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在铜陵滨江生态公园,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阅读点。每天,伴随着江上船舶发出的汽笛声,青少年置身其中徜徉书海,别有一番趣味。滨江阅读点占地516平方米,在废弃码头基础上建造而成,现在成为青少年阅读、休闲的好去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磊 见习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王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