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实现梦想道路上的“四十年”

记录这片土地的壮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17日   06 版)

    40段人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领域、不同命运,却都在各自实现梦想的路上……近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的6集纪录片《我们的四十年》里,人们看到,40年时间里,改革开放用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中国,也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摄制组从120多位代表性人物中遴选出40人,历经4个多月的密集拍摄,以他们的经历还原与拼接中国人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内心世界,叙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社会巨变。

    从牧民到摄影师

    从20多年前一名普通牧民,到如今成为一名签约职业摄影师,藏族小伙子南木加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2018年11月18日,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在这个摄影节庆活动上,南木加是参赛队伍中唯一一名最终走进决赛的藏族摄影师。第一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摄影比赛,尽管最终没能获得奖项,可南木加并不失望。对他来说,参与的过程就很有意义,他曾经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走出家乡的大山。

    南木加的故乡是西藏日喀则地区。15岁那年,南木加离开了家乡,只身一人来到拉萨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

    多年来,南木加习惯了每天用镜头关注拉萨这个城市的变化,上午拍一次,下午拍一次,“拉萨市近几年发展得比较快,我一直在记录这个。这个点上,我在不同的时间拍了可能有三四千张了”。

    镜头中的拉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一天天发展,而镜头背后的南木加在记录这座城市变化的同时,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刚离开家的那段时间,南木加为西藏游客提供包车服务,一位特殊的旅客改变了南木加的命运。

    南木加的摄影老师吕宇理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去拉萨拍片时想找一个对当地比较了解的司机兼向导,就遇到了南木加。为了不让南木加在车里等得烦闷,吕宇理就买了一个小“傻瓜相机”让他打发时间,“结果他拿来很多照片给我看,让我很惊讶。他知道拿“傻瓜相机”自己找角度,构图、光影也挺好的。我发现他是有天分的”。

    如今,南木加已经是西藏本地一家杂志社的签约摄影师,曾经一心想走出大山的藏族少年,正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壮美。

    治沙30年

    1959年,王文彪出生在库布齐沙漠的一个小村庄,而今天身在800公里外的北京亿利集团总部的大楼里,他的生活每天仍旧和那片沙漠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30岁的王文彪是库布奇沙漠边上的独贵塔拉镇的干部。1988年,一个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应聘到沙漠里一个盐场当场长。

    然而,库布奇的风沙一寸寸地吞噬周边的农田、村庄,王文彪的盐场赖以生存的盐湖也在沙漠的侵蚀下一点点萎缩。王文彪别无选择,只能开始治沙。

    “那个时候的种树方法很传统,挖一个坑把树苗放进去,浇两桶水,能把树种活就是感天动地。”树种了死,死了又种,在这样的循环里,王文彪偶然发现了一个种树的好办法,把喷枪连接到装着水和营养液的罐车上,喷枪的水在沙地上冲击出一个很深的洞,然后把树苗插进去,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有了这种植树法,种植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树种得活了,贯通沙漠的路和走出沙漠跨越黄河的大桥也修了起来,库布奇沙漠变得绿意盎然。

    王文彪的企业负责的沙漠治理区连片生长着甘草,甘草是中药材,这是王文彪在治沙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宝。另外,库布奇光照充足,特别适合太阳能发电,王文彪就支起了光伏板,把光伏发电的电能卖给蒙西电网。以前贴钱的治沙在王文彪手里慢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企业挣了钱,王文彪并不满足,他租赁农户的土地建太阳能光伏板,让农户们在太阳能光伏板底下种玉米、苜蓿或者甘草,然后在地里养鸡、鸭、鹅。依靠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库布奇的生态环境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王文彪选择治沙的第30个年头,库布其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而那些曾经消失的湿地和动植物也回来了。1988年,库布其的年降雨量不足100mm,而2018年,年降雨量超过了450mm。

    王文彪的治沙经验已经推广到全国的好几个地区,库布奇模式也走向了国际。2012年,王文彪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境与发展奖”,2017年又获得联合国颁布的“地球卫士奖”。

    找回“精神原乡”

    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擅长弹吉他,对口弦并不熟练,去云南演出之前他专门去拜访了口弦老师。口弦能让他想到自己的故乡,四川大凉山的彝族村寨里,成年人几乎都会吹口弦,小孩子就挂在脖子上当玩具,莫西子诗也有一个。后来他乘火车离开大凉山闯北京,因为在大学里学习过日语,带着日本客人游览北京的胡同,成了莫西子诗的第一份工作。

    告别了口弦老师,莫西子诗和他的乐队伙伴们就踏上了演出的路程,这是一次特殊的演出。火把节就快到了,莫西子诗答应朋友,去云南丽江永胜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开一场演唱会。路途特别遥远,乐队要换上村子里来接的皮卡,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抵达最终目的地:永胜县小村。

    全村的男女老少每年都会在火把节期间举办一次这样的聚会,没有游客,只有邀请来的远方朋友和本村的居民,男女老幼都会在这一天穿上节日盛装,姑娘们则被组织起来帮厨,准备彝族特色食物招待客人。今年的聚会因为莫西子诗的到来而显得特别热闹。莫西子诗被邀请作为演出开场祈福的特别嘉宾,这样的仪式他并不陌生,在他的家乡大凉山,人们同样会在重要的活动前这样祈福。

    “大凉山对于我是一个故乡的概念,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这个地方我很少回去,它一直在我的内心,不论我走到哪里,我出生的这个地方都不会让自己迷失,我都会想到我自己是彝族人,从哪里来。”对莫西子诗来说,乡愁更多来自彝族同胞们的原生文化。

    从导游到歌手,莫西子诗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原乡”,那片彝族土地,始终是他创作的源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17日 06 版

记录这片土地的壮美
“厂里没电,能帮帮我们吗”
通往巴扎的“免费桥”
昆明市盘龙区:砥砺四十载 聚力再出发
打造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