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晚上,志愿者陆肇唐老人坐在他的书桌前,与世长辞。
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在家门口,举着“公益老人一路走好”的横幅,深深地鞠躬,送别这位老人。
这一幕,让杭州志愿者协会公益观察团成员田思宁印象深刻。据她了解,尽管陆老先生每月3000多元退休金,却只给自己留600元,其余都捐助给有需要的人。
更让田思宁佩服的是,陆肇唐不仅在生活上克勤克俭,还说服儿子同意将他的眼角膜、遗体捐献出去。
“他彻彻底底地践行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人生理念”,每每与志愿者同行分享陆肇唐的事迹时,田思宁总是毫不吝啬对陆肇唐老人的称赞。
近些年,田思宁和团队志愿者们有个心愿,就是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寻找像陆肇唐这样志愿服务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志愿服务中的点点滴滴。
这也是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8年志愿服务德阳交流会上,“志群——中国第一部民间志愿者口述史”项目的最初由来。
“我们对口述史料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文、成册,提供给志愿者、政府部门、业内人士,进行研讨、利用、存档,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分享。”田思宁希望,自己和团队小伙伴所作的努力,能够以草根志愿者经历,来印证志愿服务发展史的轨迹。
项目成员董晓俊介绍,最初,他们预想收集、梳理杭州市功勋志愿者名单,尝试通过志愿者这样的民间力量,采访多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勋志愿者,记录他们与志愿服务的故事,请他们谈谈对志愿服务发展的感受、服务对象的变化。但是当大家真正走近这些志愿者的时候才发现,简单的文字记录远远不够。
很多志愿者一辈子都在从事志愿服务,即使年事已高,他们仍然坚守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志群”团队成员希望,能够在文字之外,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工作中的样子,留下更多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相关的记忆。
于是,从简单的功勋志愿者故事汇编到设想制作开发网上志愿服务博物馆,随着大家思路的打开,想法不断丰富,团队面临的挑战也接踵而至。资金不足、人手紧张、设备缺乏……将这项为志愿者而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下去,困难并不少。
更让大家痛心和焦急的是,在杭州,已经搜集到的像陆肇唐这样普通但不平凡的273位功勋志愿者名单中,已经有6位,永远采访不到他们本人了。
被人称为“较真大叔”的宋忠赤,每逢台风、暴雨天气,必定会去杭州城里容易积水的路段,用双手把堵塞下水道的污物掏出来。为了一处连有关部门都头疼的积水,他蹲点半年,终于找到原因,妥善解决。
田思宁和周围很多了解宋忠赤的志愿者同行们记得,患绝症住院期间,宋忠赤还不顾病痛赶来参加他共同参与策划实施的垂直绿化种植活动。
如今,这位热情的“新杭州人”,再也不能为杭州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了。
“宋老师这个人,真的太好太好了。”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宋忠赤,田思宁曾先后5次发出这样的感慨。
她记得,去年国庆节期间在西湖景区当志愿者时,宋老师带来一份自己编写的导游图,把杭州的知名景点、博物馆串起来,归纳为20条不同特色的线路,游客可以根据喜好自主选择。
她还记得,2017年国庆,杭州开通了环湖51路试运营。那时宋老师身体已经明显不适了,但他一天都没休息,坚持参加环湖旅游线路的志愿者服务。
“在杭州的各项公益活动中,我们再也不能与他并肩而行了”。痛惜之余,田思宁觉得,自己能做的,除了组织记录下这些功勋志愿者们的故事,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延续他们未完的梦想。
目前,田思宁和团队成员正在做的,就是以普通志愿者身份,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志愿汇、志愿组织等途径,寻找志愿服务中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把他们与志愿服务的点滴记录下来。他们还与爱心出租车队、杭州地铁《城报》合作,传播志愿故事。
项目前进的路上,团队成立采编、运营、外联、后勤4个部门,汇聚新媒体从业者、相关专业大学生、专业爱好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保障项目的专业性、可持续性。
董晓俊介绍,未来,团队计划编写《志群》系列丛书,为社会大众、业内专家和相关部门学习、研究提供素材。
“我们还要编写《一千零一个志愿故事》,开展志愿故事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讲述志愿故事,让更多人、更深入了解志愿群体,感受志愿服务魅力,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田思宁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