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通往巴扎的“免费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雪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17日   06 版)

    加尔吾特克勒村有一个关于桥的故事。村里人爱赶巴扎,4公里外的铁木力克巴扎每逢周一热闹开张,去巴扎要过一条河,最早需乘渡船,8年前一位村民投资15万元修了一座桥,对每个人每头牲畜收取一元过桥费。

    71岁的牧民艾德克·布鲁都别克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每逢秋季他都要赶着牛羊去巴扎售卖,一年过桥费最少要花1200元,他盼着,“老百姓什么时候能过免费桥?”

    “收费桥”只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塔勒德镇偏远村庄加尔吾特克勒村村民反映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2017年2月,伊犁州畜牧局选派哈萨克族干部坎吉别克·达坎到加尔吾特克勒村担任“访惠聚”第一书记,为了迅速掌握民情,他把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编组,成立5个入户工作组,记录村民反映的问题。3个月下来,这个546户1951人的农牧结合村庄,共提出了700余条困难诉求。

    8次专题研究后,这700余条问题被梳理汇总成八大类,分别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类、民生类、医疗类、生产类、生活类、教育类、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类、干部工作作风类。

    按照坎吉别克·达坎的群众工作思路,对合理诉求要及时解决,按照重大民生项目、基础设施类问题纳入计划,逐级上报,分批解决。对诉求不合理的,政策解释到位,引导教育群众。

    58岁的哈萨克族牧民波兰恰依·达吾提和80户牧民为了方便放牧牛羊,住在5公里外的山区牧业队,不通电、没有路,下雨时,接送孩子上学很不方便。

    加尔吾特克勒村距离塔勒德镇18公里,路况差,村民出行不便,自2013年新源县电网改造以来,村民用电一直采用先付费后用电模式,但缴电费要去镇上或新源县城办理。

    工作队争取电力部门和项目资金支持,在村里的小超市安装POS机,村民不用再跑远路交电费;对全村老旧电网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找施工队修路,牧业队不通电、路的历史就此终结。

    而“收费桥”难题,坎吉别克·达坎和工作队想到了一个初步解决方案:桥毕竟是村民自掏腰包修建的,协商后决定从村集体草场中划出18亩草场让其免费使用3年作为补偿,村民过桥再也不用交钱了。

    村党支部书记阿依达尔艾力·克尔木孜阿勒说,“工作队教给我们很多群众工作办法,以往困扰我的难题就是,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村里家族多、亲戚多,很多矛盾难以解决。”

    而村集体土地承包不公、草原界限不清的问题,是村民反映较多的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组建专班,对村集体土地、草场进行实地丈量,建立详细台账,清理村民多占集体土地217亩,解决草原承包界限不清的问题60个,化解了群众多年的积怨。

    比如村里老人努达叶提占了10亩草场,村干部多次劝说没有解决问题,工作队多次上门进行政策解释,最终老人归还了草场。

    一些村民提出村务公开不到位、扶贫帮困不公等诸多导致村民产生“心结”的问题,工作队与村“两委”把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执行,通过党员大会、支委会、周一升国旗活动、村务公示等,真正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

    如今,在加尔吾特克勒村委会院内,为民办实事好事经费支出、“两个全覆盖”工作群众困难诉求台账、村委会经费、扶贫等支出全部张贴在公告栏上,一目了然。

    2017年11月,坎吉别克·达坎向伊犁州党委递交申请,继续留村工作,他说,“加尔吾特克勒村虽然脱贫摘帽了,但村里还有很多重要工作没干完,很多困扰群众的问题没解决。”

    在驻村的繁杂工作中,坎吉别克·达坎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

    “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我的爸爸。”坎吉别克·达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爸爸是兽医,在牧区干了29年技术员,每到牧民转场放牧时,爸爸就会给家里提前备好一个季度的粮食,才安心骑马跟随牧民到深山。爸爸调回县里工作时,我只有11岁,他经常给八个子女讲牧民和牧区生活的不易,这些故事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

    “从我驻村第一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坎吉别克·达坎说。

    加尔吾特克勒村绝大多数村民过着半牧半农生活,除了放牧和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其他就业技能,村里部分人“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乐于吃低保,如何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是坎吉别克·达坎2018年重点攻克的难题。

    今年5月,工作队看到新源县政府发布的招工信息,立即与新疆阿拉山口华茂纺织品有限公司联系考察,木拉提江是第一批去工厂打工的年轻人之一,他和妻子一个月工资近万元,吸引了村里30名青年到企业务工。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目前,村里外出务工青年达到300余人,80%的贫困家庭都有一名劳动力外出务工,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好的基础。

    村民琼恩古丽,丈夫去世,两个孩子在上学,家里还有体弱多病的母亲需要照顾,这让她无法外出务工,村里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对于这类困难群体究竟该如何帮扶,工作队提出了“让残疾人和家庭妇女在家发展庭院经济”的思路。

    村“两委”组织了140多名村民前往参观伊宁市托格拉克乡家庭农场、伊源乳业、巴口香企业、巴彦岱镇养殖基地等,让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结合村情大力推广红皮蒜种植,为140户村民申请补贴资金50万元,并通过电商平台广泛推介加尔吾特克勒村红皮蒜的绿色品牌,解决了销路问题。

    现在的加尔吾特克勒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1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5万元。

    牧民波兰恰依·达吾提眼看着两年间村里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村子还像城市一样装上了路灯,“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变化,都和坎书记分不开!”

    那座简易桥始终是坎吉别克·达坎的心病,通过工作队的不懈努力,由援疆资金和项目资金共计投入150万元,一座通往巴扎的新桥终于在今年10月动工,而就在那个月,坎吉别克·达坎接到了赴新岗位就任的调令,虽然离开了村子,他仍然每天打一个电话监督桥的建设。

    12月2日,新桥通车,村干部和农牧民们兴奋地打电话邀他一定要回来看看。

    坎吉别克·达坎圆了村民的梦,也圆了自己的梦,“对加尔吾特克勒村来说,这座桥就是改革开放40年里的一个里程碑,是最好的见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雪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17日 06 版

记录这片土地的壮美
“厂里没电,能帮帮我们吗”
通往巴扎的“免费桥”
昆明市盘龙区:砥砺四十载 聚力再出发
打造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