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书架

老年歧视:我们如何理解衰老

李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19日   12 版)

    日本知名漫画家浅野一二〇曾在作品中描绘过一幅令人后背发凉的“未来预想图”。多年后的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被视为社会负担,所有85岁以上老人都要在老年特区生活5年,并在此期间作出人生选择——要么苦读5年,参加国家考试,满分通过后重返社会;要么享乐5年,在90岁生日当天无痛苦自杀,让家人省钱、省力、省心。如果既不肯自杀,又没能满分通过考试,则将被剥夺人权、赤身裸体赶离特区,流落街头,不再被当作“人”来看待,甚至会因一点小事被肉体消灭。

    漫画男主角橘幸一郎,为了能“有人样地活”,刻苦用功,誓要满分通过考试。但当他最终走上考场,提笔去答那些自己曾无数次背诵过的题目——“85岁以上老人并非人类”“老年人对社会来说是不必要的”……他动摇了:究竟怎样的选择才算是“有人样地活”呢?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故事不过是日本人在二次元世界中对老龄化社会可能要面对的未来所做的暗黑想象和危言耸听,那你不妨去看看比尔·拜瑟韦的经典社会学著作《年龄歧视》。作者在书中对于年龄歧视,特别是老年歧视的研究进行了回溯。原来,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年歧视问题已经引发关注。波伏娃就曾提出,老年歧视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就是“老年人被视为亚人类或非人类”。生物学家康佛特更是一针见血:“老年歧视是这样一种看法:由于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人不再是人,不再是同一种人,或者成了一类不同的下等人。” 换言之,老年人被隔离开来,成为异于“我们”的“他们”。

    如此严重的歧视真的存在于我们身边吗?想想媒体和网络上隔三差五关于“广场舞大妈”强势抢地盘、公交霸座大爷骂哭年轻人之类热点事件的讨论,有些人不免会有疑惑。就在不久前,还有媒体发起了关于“早高峰该禁用老年公交卡吗”的投票,9万名参与投票者中,76.4%的人投票支持禁用,评论纷纷指责老年人高峰期“没正事也要出门跟年轻人挤”,抱怨“早起上班够辛苦还要给老人让座”。老年歧视?到底谁强势、谁弱势呢?

    比尔·拜瑟韦在《年龄歧视》一书中指出,正如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是基于种族和性别的偏见一样,老年歧视是基于年龄的偏见,是建立在假设上的歧视。老年人不再被视为具有多样性的群体,而被统一归类为衰老、无用、思想和品行与时代脱轨的人群。从这个角度看,说起老年人就想起强势“广场舞大妈”、蛮横“霸座大爷”显然是对老年人群体的刻板印象。而早高峰拥挤问题是交通供给不足、城市居民居住与就业空间失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背后涉及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城市发展规划等各种因素,想通过简单粗暴地限制或取消老年人社会福利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否偏离了重点?

    毕竟,享受优惠的还有广大学生,然而并没有人提出早高峰应一并禁用高校学生的学生卡。更为重要的是,人们默认“老年人清早没有正事需要出门”的观点,其背后所隐藏的正是对老年人“衰老而无用”的标签化定义,而这无疑是对时下很多老年人作为“免费家庭服务者”为社会所作贡献的忽视与轻蔑。

    比尔·拜瑟韦认为,老年歧视的中心议题是:在一个社会中变老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如何理解衰老。当我们被号称能“对抗衰老”的护肤品广告吸引时,当我们笑称自己“老了、OUT了”时,当我们与父母争吵、抱怨“跟老一辈无法沟通”,或是为一些热点事件气愤、感叹“究竟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时,我们对于衰老的否定,以及对自身变老的恐惧已经呼之欲出。老年歧视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定势里,存在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我们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变老”。老去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亲身经历的,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独特而平等的价值与美好。正如比尔·拜瑟韦在书末所说,消除老年歧视,正确的做法并不是声称“大多数老年人都特别好”,而是既不傲慢、不自以为是,也不歧视地表明,这些老年人“非常普通”,“他们会告诉我自身的想法,我会倾听并且有时会有争论,我可以从这些平凡普通的人身上学到很多”。

    是的。只有当老年人不再被视为“他们”,而是被认为平凡普通亦如“我们”,在这样的世界里,才有所谓“体面地老去”“有人样地活”。

李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19日 12 版

约翰尼·德普们在海南岛回首初遇银幕时
蔡骏:赴崇明岛补一场青春成人礼
历史小说在2018打了一个隔断
白乐桑:学汉字经常错过地铁站
老年歧视:我们如何理解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