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青年是扶贫攻坚的生力军

云南团组织“志智双扶”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12月21日   01 版)

    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17岁的男孩崔庆涛正在工地上帮父母拌砂浆。当绿色的邮政车停在工地上时,崔庆涛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才签名收下“神圣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今年,他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不识字的爸爸一边听着妈妈念通知书,一边笑着说:“儿子,你真行!”

    崔庆涛的励志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云南曲靖市会泽县也成为关注焦点。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年有1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8名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据媒体公开报道,近5年来,会泽县有20826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98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今年暑假,会泽县委宣传部、团会泽县委组织13名大学生,组成“会泽县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到乡镇和村寨开展了77场(次)励志巡回宣讲,引起了极大轰动。

    这些大学生大多是会泽县高寒山区的寒门学子,他们有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是孤儿。在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帮助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华中师大、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迤车镇小米村的陈华,现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他家境困难,书包是妈妈用布做的,鞋子是父母用塑料底做的,一到冬天又硬又冷,被鞋子磨破的脚冻得通红,脚后跟上还有几条又深又宽的裂痕。

    然而这个靠父亲1人打工供3个孩子读书、欠了数万元债的家庭,却主动放弃了贫困户名额。“父母用行动告诉我: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陈华说。

    大学生们讲述,即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父母都不同意他们辍学打工,他们自己也没有放弃努力学习。少年时期父母双亡、最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汤海波一直记着妈妈生前说的一句话,“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在会泽县的优秀学子中,一些贫困生曾受到过团组织的资助。3年来,团会泽县委累计获得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善款280余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000余名。

    今年,会泽县除了“工地男孩”崔庆涛走红网络外,以635分高考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的仇文飞也被媒体所关注。

    仇文飞曾被遗弃在会泽县海拔3000多米的冰天雪地里。养父发现她后,将她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然而几年后,在矿洞打工染上肺病的养父去世,养母起早贪黑地支撑着这个家。家里入不敷出,欠下许多债。有人劝养母让仇文飞辍学,但养母一直没放弃供仇文飞上学。如今,她和养母还住在大山上的石板房里,下雨时,外面下,里面也下,锅碗瓢盆都拿去接雨水;到了冬天,屋里冷得让人直跺脚。

    为鼓励崔庆涛和仇文飞,团会泽县委书记陈敏和同事以及会泽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耀邦分别与两名大学生建立了长期联系,经常与他们通过电话、微信谈心交流。仇文飞爱吃家乡菜,陈敏就给她寄火腿月饼,让她和宿舍里的同学分享。

    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

    如今,每年有5000余名会泽籍学生从高校毕业,在全国各地就业,其中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此走出大山,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全党全国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向贫困宣战,目的不是只解决一时或一代人的贫困,而是要彻底消除贫困。”团云南省委书记唐源说,“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成效只能是一时的;如果扶贫不扶智,贫困群众知识匮乏,也很难摆脱贫困。只有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为此,在《云南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里,“学业资助”和“志智双扶”成为与“就业援助”“创业扶助”“志愿服务”“基层团建”共同实施的6项行动。

    事实上,多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在“学业资助”和“志智双扶”行动中已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为资助边疆民族地区高中阶段的特困生完成学业,自2013年以来,云南青基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分别在大理、普洱、红河、楚雄、沧源开设了5个“希望高中班”,每年每个班招收50名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农村民族初中生。以招收佤族学生为主的西盟一中“沁源希望班”,也将从明年开始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内招生。

    2018年,云南青基会筹款5400万余元,其中援建希望小学31所,进行希望小学升级配套项目107个,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16574人。

    今年,团云南省委还与云南省民族中专联合开办了“青春起航”教育精准扶贫全日制中专班,扶贫班设置学前教育、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高星级饭店运行与管理3个就业率较高的专业。第一期扶贫班招收了130名家庭贫困的镇雄籍初中毕业生,他们将通过2~3年的学习,掌握一项专业技能。

    唐源指出,共青团通过“希望工程”平台开展了大量助学服务,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下一步将在“精准对接、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用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上。

    “志智双扶”是共青团在大扶贫工作格局中的突破点

    “摆脱贫困的主力是青年,贫困地区发展最大动力也是青年。”唐源说, “共青团是做青少年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志智双扶’是共青团在大扶贫工作格局中的一个突破点。”

    团普洱市委正是依靠这一优势,在农家开设“火塘夜校”,解决了帮助贫困群众学习的问题。

    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火塘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火塘不仅是接待客人、取暖、烧水、煮饭的地方,也是传承家庭和民族文化的地方。

    今年4月以来,团普洱市委组织团干部、青联委员、创业青年、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者等,与农户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不仅宣传富民惠民政策,还教授普通话、培训技能等,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志智双扶”的“火塘夜校”已开展了400余场,覆盖贫困群众3万余人。

    根据目前云南各级团组织探索的一些模式,团云南省委要求,2019年6月前,在贫困地区乡镇和有条件的贫困村建成至少1个青年宣讲场所,每月开展至少1场次宣讲活动,让团的活动从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走到“最后一米”。通过基层青年宣讲阵地开展一批有声势、有力度的“志智双扶”项目,做好对贫困地区青年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21日 01 版

习近平同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互致贺电
云南团组织“志智双扶”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西安交大:“四个一百”让学生站在巨人肩上
上海学联改革“出实招”
中铁隧道青年:坚守在隧道人的战场
史上报名人数最多 290万人周六迎考研大战
5000公里外飞来“白衣天使”
图片新闻